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农业投融资平台“四两拨千斤”——看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如何

发布时间:2009-12-11

  去年底,北京市政府批准组建了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农投公司),并以该公司为中心延伸设立了北京市农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农业投融资平台,以探索支农、惠农、强农以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1年时间过去了,这个农业投融资平台运行怎么样?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点、线、面相结合,多层次、多形态的农业投融资支撑体系正在形成。

  据记者了解,农投公司成立之初,将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确定为投资方向。然而,经过对北京60余个农业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后发现,仅其中9个企业就所需投资4.8亿元,投资额巨大,但惠及面较小。“9个企业发展得再好,对北京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是微不足道的,且投资拉动效果不明显,与政府成立公司的初衷不相吻合。”农投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为此,农投公司经过与北京市财政局、农委、金融局等单位进行多次的研讨论证,结合在调查中发现的农业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最终决定调整投资方向:从投资个别农业企业调整为建设农业金融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同时进行部分设施农业的建设。

  小额贷款公司丰富农村金融体系

  针对制约“三农”与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短板,农投公司积极参与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按照计划,今年公司将投资3亿元在北京各区县发起成立10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总额达11亿元,按照注册资本金50%的融资比例,可从银行融资5.5亿元,形成约16.5亿元的贷款资金总额。按中小企业或农户平均贷款额100万元/次、资金周转4次/年计算,小额贷款公司可使至少6600家企业和农户受益。目前,通州、石景山、怀柔、东城小贷公司已经开业。

  为提升农业经济组织的融资贷款能力,带动广大农民增收,农业担保公司一经成立,便采取担保联保和自己担保两种形式,积极推进担保业务的开展。截至10月底,担保公司受理经筛选、评审并最终获得批准的担保项目共计48个,批准担保规模约5.1亿元;实际承担担保责任的项目35个,担保金额约1.54亿元。预计全年批准担保项目将达70个,完成批准担保规模7亿元。此外,为解决普通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农担公司与北京市农委、妇联、北京银行合作,推出了“5+5”金融服务项目,为京郊农户办理50万张“京卡富民卡”,发放50亿元支农小额贷款,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通过带动资本市场资金的投入,将有一定规模化、产业化的示范企业培养成体现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上市公司或国家级龙头企业,也是农投公司的目标之一。为此,农投公司出资2亿元发起设立北京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基金管理中心已经对北京40多个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确定3个重点项目积极跟进。

  搭建平台带动大量社会资金涌入

  截至目前,农投公司合同投资额已达7亿多元,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额9.6亿元,其中直投项目4.6亿元,担保投资3亿元,基金投资2亿元。

  农业投融资平台的搭建,带动了大量社会资金的涌入。截至目前,已实现带动社会资金27.6亿元,其中直投项目带动14.8亿元,担保带动9.6亿元,基金带动3.2亿元。据农投公司有关负责人乐观估计,带动的社会资金保守估计还有57.6亿元拓展空间,其中,设施农业项目将从银行融资5000万元,基金将有4.8亿元募集空间,担保除了2.3亿元募集空间外,“5+5”金融服务项目还将拉动银行资金50亿元用于小额贷款。“已实现和潜在的带动社会资金规模预计将达到85.2亿元以上。”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1年来项目投资的推进,展现了北京市农业投资领域的光明前景,但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现金流不足,抵押担保能力弱,扶持带动面较小,都给农投公司项目投资带来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困惑。为此,针对农业企业管理不规范、缺少抵押物等问题,公司创造性地将股权投资调整为租赁性投资,既保证了投资进度,支持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又较好地控制了投资风险;针对农业企业多且小、风险大等实际情况,公司改扶持单个企业为创建支持服务平台,使小资金发挥大作用。

  “这两个调整既保证了投资回报,也保证了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行。”该负责人说,“随着引资下乡、金融惠农工作逐步深入,北京农业投融资平台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助推首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

  结合北京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农投公司在全市范围内积极优选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带动首都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

  截至10月底,农投公司与北京平谷区华利丰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北京昌平区天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两个区域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投资合作,共投资7000万元用于日光温室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并以租赁方式提供给企业使用,两个项目实施后,不仅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北京设施农业发展,而且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据估算,两个项目可拉动社会投资约4000万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400个,带动农民每年增收500多万元。

  今年底,公司还将对北京通州区投资1600万元,用于建设白灵菇和杏鲍菇生产设施。可拉动社会投资6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80个以上,带动农民每年增收约270万元。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