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假日农业”助推农民增收200亿元
新华网湖北频道12月14日电(沈翀、彭祖法)江夏螃蟹节、蔡甸莲藕节、汉南玉米节、黄陂芦笋节……从年头到年尾一个个新奇而又土气的地方农产品节庆活动,将原本冷冷清清的武汉周边农区变成乡村游新景点。该市农业局统计,近年来这样的“农业节日”为农民增收近200亿元。
武汉市农业局市场处处长胡体良说,“假日农业”利用公众节假日,以特色农产品制造节日,将市民吸引到田间地头集中与地方特色农产品亲密接触,打的是“注意力”经济牌,对增加销售、吸引投资颇见成效。2004年4月武汉市政府首次利用双休日,在美丽的汉口江滩举办了农业推广活动,5000余种农产品吸引游客50万人次,现场成交额2.2亿元,23个签约投资项目总金额达7.2亿元,一些地方农产品借此打出了“品牌”。
尝到甜头后,该市各区争先恐后举办各种带有区域特色农事会节,打造农业品牌。
洪山菜薹被誉为“金殿御菜”,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传统的湖北农业品牌。2004年12月,洪山区举办了首届洪山菜薹文化节,在武汉7个远城区中,开创了通过节事活动推介农业品牌之先河。
巧借节会造势,蔡甸莲藕名声大振。首届莲藕节,吸引了80多家国内外客商,签下8.95万吨莲藕产品订单。一节长1.64米、重6公斤的“藕王”被拍出6万元天价。2007年7月,第二届莲藕节搭上“武汉台湾周”的顺风车,10多家台资企业来了,签定了10多项莲藕开发协议,意向投资近2.5亿元。
2005年起,江夏区连续举办了4届螃蟹文化节,令梁子湖大河蟹品牌得到提升,订单纷至,前三届出口总量达到60万公斤,销售额高达8400万元。
与此同时,为推广武汉的名优农产品,该市连续举办了6届华中地区最大的农业博览会,仅此会节成交额共达到 40多亿元, 300多个签约投资项目总金额达近160亿元。
武汉市农业局表示,利用“假日农业”将远离市民吸引到乡村,增加农产品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农民增收,还有利于拉近城乡间的心理距离,真正实现城乡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完)
(编辑:彭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