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乡村冬闲也热闹--河北涿州农业综合开发为农民谋划致富路
入冬以来,河北涿州市豆庄乡的田间地头一改往年安静、沉寂的景象,出现了男女老少齐上阵,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挖边沟、种树、打机井、埋管道。在南香营村,几位农民正在泥泞中下管子。一位大爷对笔者说:“这口井就在我家地头,把机井打完配套好,明年开春我们浇地就太方便了,政府出钱给我们搞‘农开’(农业综合开发的简称),我们出点义务工心里踏实。” 提到“农开”,一下子就打开了老百姓的话匣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作为河北省的一项惠农政策,每亩地大约投资500至600元用于改善农田基本设施建设。那位大爷身旁一位年轻人深有感地说:“这项‘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真实惠,让农业生产再无后顾之忧。” 以前,这里的村民们都是靠天吃饭,除一条幸福渠贯通南北,其他水利设施跟不上。多年来,幸福渠逐渐断流,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制约。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在,河北省政府把豆庄乡定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试点乡,从根本上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从2006年开始,豆庄乡累计投资2232万元,其中村民自筹600多万元,没钱的农民就出义工。2009年又投资832万元,规划的3000亩农开项目区共涉及南香营等14个村,硬化水泥路面5.6公里,灰土路2公里,砂石路15.9公里,农田林网植树2.5万株。铺设地下输水管道7.8万米,新打机井93眼,配套机井45眼,利用井41眼。目前电网铺设测量工作已经完成,预计铺设电网35公里。 “农开项目”建设以来,各村出动义务工3000余人次,实现了乡村农田“路网、林网、电网、管网”的四网建设。截至目前,全年共完成3.2万亩农田改造,今年的1.3万亩基本农田综合开发正在进行中,12月底电网铺设完成后将全部竣工。 南香营村党支部书记史书桂说:“对‘农开’,大家的劳动积极性非常高,全村1000多亩耕地受益近百万元,这些钱都花在了刀刃上,耕地就成了金饭碗,等着看吧,来年小麦亩产一准儿都能达到千斤以上。以前农民不敢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这回好了,有水了,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卖钱多种什么,村民的好日子来了。” |
来源: 农民日报 作者:肖力伟 王晓静 编辑: 郭振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