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食用油价会降居民不必囤积(图)

临近年底,食用油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鲁花、金龙鱼、福临门等几大品牌近期几乎同时宣布上调大豆油、调和油、菜子油等品种的价格。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柴火没人烧了,油就成了排名第二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价格这一下集体上涨,也让不少老百姓着急了
“近期,食用油涨价,引起许多市民恐慌。我看到一个老太太一连8天往超市跑,买回8桶桶装油。这是没必要的。”昨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尚强民,在武汉举行的“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上这样表态。
最近,食用油、猪肉为什么会涨价呢?会出现去年一直上涨的情形吗?昨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丁杰等详解食品涨价成因。
食用油价格 明年一定会降 据了解,我国的食用油主要依赖进口,而且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相当高。据尚强民介绍,今年世界上主要大豆出品国阿根廷和巴西减产,使得全世界都到北美去买大豆油,造成北美大豆价格直线上升,也造成我国食用油价格上涨。
尚强民说:明年的食用油价格不会上涨,因为目前已确定明年阿根廷和巴西大豆都增产,大家没有必要囤油,食用油价格明年一定会降。
猪肉价格 不会大幅上涨
2007年5月,我国受生猪供给不足影响,猪肉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之后,我国出台扶持规模化养殖、实行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制度,保证了市场供应。2008年下半年,猪肉价格经过一年多的持续上涨后,开始回落。但最近,猪肉价格又开始回升。
丁杰认为,市民也不必恐慌,因为国内猪肉的供给没有问题,猪肉价格不会大幅上涨。随着国家对生猪养殖的扶持政策落实,生猪供应将加大,不会再出现2007年一直涨价的局面。
据丁杰介绍,我国粮食连续六年大丰收,国家储备粮足够多,粮食价格波动不会太大。据《武汉晚报》
成本推动豆油涨价:一个真实的谎言?
业内分析
涨价其实是促销手段
食用油价格集体上涨,生产商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进口大豆主产区南美今年遭遇到了旱灾,国际大豆交易量跌价升,明年交货的大豆期货价格从7月份以来已经上涨了近20%,带动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涨,但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
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斌认为,油价的上涨与进口大豆价格的上涨,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人为利益因素成为本轮涨价最主要的原因。不少企业现在加工的大豆是几个月前进口的,当时的价格比现在低得多,生产成本并不高。
天琪期货有限公司研究部经理江洋说:“本次以原材料涨价为理由的大豆油涨价,还不如理解为少数大型食用油企业的一次促销手段。追涨,不追跌,在涨的过程中,消费就会被激发出来,买涨,大家都去买,其实供应量这块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曾经有位农业专家说,各种农产品当中食用油价格最难预测,因为整个资源都掌握在少数外资企业手里,企业说调就调,外人谁都摸不准。
专家观点
大豆定价国内无发言权
社科院经济专家李国祥:食用油价格上涨缺乏支撑。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今年世界的大豆供给增长是16%,是大幅度增长。据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发布的报告预计,2008/200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332亿吨,高于上年的大豆实际产量2.22亿吨。每一轮价格大幅度上涨,最大的获益者是经营商。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对进口大豆的高依赖,导致中国在大豆的定价方面早已经失去了发言资格。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四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以及路易达孚,在业内被称作四大粮商。
目前,国内70%以上的榨油企业被跨国粮商或控股或参股,已经形成了四大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主要品牌的局面。国家要掌握一定量的储备,在必要的时候调控的时候,就有物质基础。前些年,我们手中的资源确实很少。我们已经做好了随时竞价销售大豆,油菜子包括菜子油的这种准备。能保证试产供应,稳定市场价格,这个我们很有信心。
新闻思考
还要学会“涨价竞争”
在全球大豆增产的年份里,我们却要吃着越来越贵的食用油,这样的反常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在一个市场里失去核心竞争力,丧失话语权到底意味着什么?
其实,类似这样的尴尬景象,近些年我们看到还有不少。
明明我们是国际铁矿石市场最大的买家,但即使在全球经济陷入危机、钢铁业衰退的时候,我们在矿石价格谈判中仍然处处被动,受制于人,无力撼动几家矿业巨头的垄断地位。
明明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和生产大国,但却没有一家真正全球化的国产汽车品牌,绝大部分份额还是被几家国际汽车巨头瓜分,中国的消费者只能花着比国际上高得多的价格买车,以支付国际巨头的技术转让费。
这些反常说明,我们这个经济大国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强大,当我们习惯了杀价竞争的时候,也应该多想想怎么才能把涨价竞争也变成擅长的杀手锏。据央视
价格监测
食用油价格连续上涨
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监测,与前一日相比,12月13日,食用油价格连续多天上涨,猪肉价格连涨4天。
食用油价格全部上涨。纯大豆油价格上涨0.6%,纯葵花子油和纯菜子油价格均上涨0.3%,花生调和油、大豆调和油和纯花生油价格涨幅在0.1%―0.2%之间,菜子调和油价格涨幅不足0.1%。其中,菜子调和油价格已连涨10天,涨幅为3.7%,大豆调和油和纯花生油价格连涨9天,涨幅分别为2.5%和2.1%。
猪后臀尖肉和猪五花肉价格均上涨0.2%,分别至每斤10.46元和9.62元,均是连续第4天上涨。
相关新闻
茅台出厂价上调60元
12月7日,贵州茅台对外宣布,自2010年1月1日起,茅台酒出厂价平均上调幅度约为13%,率先拉开了白酒涨价风波。知情人士透露,飞天茅台53度出厂价为499元/瓶,上涨60元,38度上涨30元。
之后,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等均发出调价公告。据悉,从12月10日起,部分汾酒系列产品售价进行上调,幅度约在10%-15%左右。同时,从12月14日起,洋河“蓝色经典”、“洋河大曲”系列大部分产品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5%。而西安一些大型经销商也透露,五粮液、泸州老窖等提价也将在50元左右,但还未正式通知经销商。
本地白酒出厂价是否上调?记者昨日从多家经销商处了解到,目前还没有接到本地白酒出厂价上调通知。
“上调价格将增加白酒厂家的利润。”西安糖酒集团董事长张军说,今年8月1日白酒消费税上调后,对厂家利润造成了一定影响。
据西安一大型超市相关人士介绍,目前还没有接到调价正式通知。但超市里的茅台库存量已非常少了,包括一些代理商都出现了货源紧张或断货。一些经销商也表示,52度五粮液等多个名酒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不排除春节前囤货待价情况。”业内人士说,有的白酒品牌缺货可能是为提价做准备。为应对货源紧张等情况,从上周二起,西安一些大型超市等已将茅台酒的零售价上调约20元。
张军认为,出厂价上调,暂时对白酒零售价压力不是很大。“除了茅台外,大部分白酒价格上调空间不大。”相反,可能会给很多白酒的零售造成很大压力。本报记者 陈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