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打造安居种养结合的现代农业
今年以来。安居区积极抢抓中央扩大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两大机遇,加快推进300万生猪工程建设步伐,现代畜牧业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统计,截止目前,安居区已出栏生猪62.4万头,存栏能繁母猪6.29万头。引进纯种母猪260多头;预计全年生猪出栏160万头。新增纯种母猪1000头。建成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及养殖小区10个,新增年出栏100至9000头的规模养殖户239户。
安居区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新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确定了“以生猪为重点、肉牛为特点、家禽为补充”的现代畜牧业总体发展思路,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创新经营模式,推进全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目前,安居区已向中、省、市申报了优质肉猪产业扶贫项目、特色畜禽生产基地肉鹅养殖小区项目、生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项目以及200万绿色生猪工程项目8个;先后吸引了4家万头以上生猪标准化养殖户前来安居投资兴业,带动全区近万名农户发展生猪养殖,初步形成了以养猪大户为主的专业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和生猪“三级繁育体系”;同时建立了绿色生猪专业合作社,大力实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确保了全区生猪养殖户持续增收、畜牧业持续增效。
记者:面对安居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势态。请问在您上任的这三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陈福林:从2006年5月底开始担任遂宁安居区畜牧食品局局长职务以来。三年的时间。我感受最大的一点就是畜牧业必须真正体现“现代”二字。而走现代之路,就必须保证规模化。但是规模化发展必然带来一些问题。目前我有两大忧虑,一个是疫病防控,坚决不能出现大的流行病;另一个就是环境保护,即如何做好防污方面的工作,毕竟这两个问题不在一个职能部门,不能一下子就解决。如何对一个规模在上百万头生猪的养殖场进行有效的防污治理,一般无实力的业主是无法承担这笔费用的。
于是我们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把政府项目资金、涉农资金和招商引进打捆放在一起,把种养放在一起,这样去做。我们大力展养殖业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对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也要配套建设沼气池,推广“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莱”、“猪一沼一鱼”等生态养殖模式,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的改善,增加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比如在养殖场内安装污水管道.做堰塘挖鱼池,养猪场里让猪的粪便干稀分离,干粪便可作有机料用作养鱼,稀粪便用作沼气上山通过污水处理,澄清后.用滴灌的方式灌溉山下的现代种植园。虽然目前这种模式一次性投入都要将近500万以上。但这种方式从长远发展来说是有效的。三年前安居区还只是个“传统畜牧业”区,但从07年下半年开始大量招商引资后,再加上07年猪价上涨,许多资本进入养猪行业,配合发展遂宁的“丘区现代畜牧业重点市”发展计划,目前安居区的畜牧工作已经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在遂宁市畜牧局的畜牧工作评比中。安居区从06年全区的最后一名连续在07年和08年两年蝉联了第一名。
记者:是的,安居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成绩的确很突出,请问在对安居区未来发展上,您还有哪些规划图景呢?
陈福林:我自己对畜牧业发展很有想法,我是86年兽医专业毕的,06年才从事畜牧业,并走上正轨。我们省委省政府、区委区政府对我区的畜牧发展都很重视。09年,我自己的初步想法是,力争安居区增禽扩畜,能够在全省畜牧业发展中名列前茅,安居区也能成为我省的畜牧业发展强区。到2012年,全区的畜牧业产值能突破目前的占农业总产值65%达到80%。如果要概括几个方面来说未来的图景规划,那就是“六个化”,既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化、食品安全化、出口接轨机制化与加工品牌化。
记者:听说您曾把自己手下的人派出去。在养猪场吃住睡,整整在外工作了两年,这是真的吗?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陈福林:安居区21个乡镇除了莲花乡都有大型养猪场,都是种养一起做,畜牧局一方面要为他们在选址、修圈、规划圈舍、品种采购、用药咨询等方面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还得跨行指导他们做好种植业,比如怎么做好沼液的处理.田地规划等等,一些归能源办、林业局做的事情我们都负责下来。帮助他们完成现代畜牧业和现代种植业的结合。安居区做到了在全省都没有的典型,就是为业主做好项目扶持和技术扶持。云南有一个房地产商,叫罗顺木(音),在我们区,他建起了第一个万头养猪场,这个房地产商开始只是想养猪,但是什么都不懂,于是我派出我们畜牧局生产股股长陈功臣,一位高级畜牧师,我让他全脱产,直接下场,到养猪场做了技术场长。全面指导业主,直到他们自己完全可以胜任养猪场的工作后我派去的人才离开。帮助业主成长是发展现代农业很重要的一步,因为在我看来,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业主化。
记者:遂宁市安居区的安康绿色生猪专业合作社做得很成功,具有推广价值,您能谈谈合作社的建立情况吗?
陈福林:建立专业合作社的想法我很早就有了,怎么建立和操作我思考了两年,想法成熟后,才开始组织他们21个养殖大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加入合作社我们设置了一定的门槛。要求入股的每位社员,八股资金在1万到10万不等。猪场规模要求在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安康绿色生猪专业合作社自去年12月成立以来,通过畜牧部门的指导,现在已建立起一套非常完整的联结机制,省畜牧局、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农办领导先后来安居调研时,给予了专业合作社高度评价。合作社的“六统一、一担保”运行模式已经写入了《四川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规划纲要》,作为经验面向全省推广。这六统一是指对种猪、饲料、疫苗、兽药进行统一采购;对种猪、商品仔猪、育肥猪统一销售;建立专家大院聘请专家教授统一开展养殖技术和防疫技术培训是为合作社进行统一的服务;对饲养标准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购进PIC和DLY猪既统一品牌;统一申请安居猪地理标识为合作社统一地理标识,最后本社成员养猪生产中急需的短期小额贷款资金由本社提供担保既“一担保”。目前,合作社已全面开展工作,已经实现了全区年出栏上千头的大户捆绑发展,有利于组织大家共同抵抗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其生猪生产组织化程度非常高。未来的宏伟目标是按照这种合作社机制运行,3年内,社员都以企业法人入股,5年后。农业专业合作社能上市。争取有上百万、上亿的资产。
记者: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安居区又是如何应对。如何开展现代畜牧业工作的呢?
陈福林:形式严峻。反过来说,也是我们的机遇。目前严峻的市场形势,是我们整合资源、提升素质,实现向现代产业形态转化的一次机会,多年实践证明,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企业尤其是发达地区企业抢占市场、大举扩张的机遇,每一次市场波动都会给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和品种质量提高提供空间,带来机会。我们借助这个时机,动员业主再投入,现在看来,他们都是积极响应的,一方面动员有能力的业主扩大养殖规模;另一方面指导他们保母猪和仔猪,等待市场回暖。目前确实有一部分小型农户在空圈,因为小农户资金始终有限,不能像业主那样进行长远规划,可以等待下一波行情的好转。
接下来,安居区将继续发展现代畜牧经济。特别是猪业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
一是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确保主要畜禽的良种化率年提高5个百分点。加快养殖小区建设,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治污、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模式,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引导农户适当扩大养殖规模,走分工分业、专业化饲养的路子,逐步实现从业人员的专门化和技能化。发展养殖业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对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也要配套建设沼气池,推广“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菜”、“猪一沼一鱼”等生态养殖模式,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的改善,增加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我区有75万农户,其中绝大部分从事畜禽养殖,历来有“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古训。但多半是以单打独斗为主。为此,我们将充分利用龙头企业一头联农户,一头联市场的优势,树立“培育龙头企业就是培育市场主体,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坚定不移地抓好畜牧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培育产业“旗舰”。
三是优化调整生猪产业结构。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良繁体系建设,抓好优质生猪品种引进和改良工作,大力发展DLY外三元杂交肉猪等优质肉猪品种。提高我区畜牧业品质。同时,大力发展畜禽产品加工业,不断延长产业和产品链条,提高精深加工水平。积极推广冷却肉、分割肉、熟食肉、液态奶等适应市场需求。
四是强化疫病防控,降低养殖风险。按照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标识、统一免疫质量、统一疫苗供应的要求,做好各种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工作,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农业部规范要求。
最后要构建保障体系。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