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案促中宁农业产业化提速
日前从中宁县政协了解到,年初,中宁县政协委员们提交了一份《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提案转呈政府后,中宁县迅速出台了相关措施,加速了该县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不足,农业专业服务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土地流转各项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委员建议,拓宽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科研机构等租地开发农业。采取转让、转包、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流转,倡导农民积极创办土地合作社。 构建以城带乡产业转化载体,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民流动,扶持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和农业专业服务机构,建立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现代专业化经营服务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从事商贸流通和服务业。 在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做好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宣传、收集发布土地流转信息,指导农户与各类经济组织签订流转合同,设法激活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委员提案后转呈给中宁县政府后,政府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扶持培育农民专业经济组织,为农村土地流转依法开展提供了保障。 目前,有20多家企业直接与农民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建设有机枸杞原料生产基地12560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宁富民枸杞合作社租赁农民土地建设出口枸杞基地3700亩,有效促进了枸杞产业的提质增效。鑫绿源农业循环经济公司在宁安镇建设1000亩枸杞香菇生产基地。 土地流转后,农民就业、社会保障成为巩固土地流转成果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关键性难题。对大规模土地流转后的农村劳动力,中宁县采取了技能培训、租地安置企业、置换土地等办法促进了充分就业。制定出台了《中宁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鼓励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城市医保政策。 按照“人口向城镇和大庄点集中,管理向社区化转变”的要求,中宁县先后新建改造新农村庄点80多个,建设农民新居1514户,惠及农民5100余户,有效地缓解了离土农民的后顾之忧。 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合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同时土地流转实现了集约化经营,促进了土地利用按照效益法则向优势产品和产业流动,为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提升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