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改革期的东北玉米面临“阵痛”

发布时间:2016-10-08

  “价格跌回十年前水平,国家粮库这一最大客户还不收了”。又到一年卖粮季。今年的粮食购销市场有何动态?《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到我国粮食主产区一线调查发现,在我国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后的第一个购销季,玉米购销就面临价格下跌和需求疲软的双重难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产量、商品量、调出量最大的地区,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玉米是该地区产量最大的粮食品种,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约占一半,吉林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大半是玉米。即便今年调减了部分玉米种植面积,玉米仍然是东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粮食品种。

  与往年相比,今秋粮食市场出现很大变化。继棉花、大豆取消“托市”后,东北地区实行多年的玉米临储政策也迎来重大调整。今年3月,玉米“托市”取消,东北地区玉米购销将一改往年的“政策市”,实行“市场化收购”。

  粮食部门专家们认为,玉米临储收购取消,市场消化能力有限,农民存粮能力不足,我国粮食流通步入“阵痛期”。当前,要推动加工转化,促进市场流通;长远上需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有效供给,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

  玉米价格深跌

  目前,东北地区已经有新玉米零星上市,价格比去年同期大幅走低。来自黑龙江省粮食行业协会的调查显示,本周黑龙江现货玉米购销较清淡,烘干后的三等新玉米上车价格仅为1520~1540元/吨。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获得的监测数据显示,东北深加工企业已陆续开秤收购新玉米,其中吉林燃料乙醇企业收购价为1450元/吨,内蒙古扎兰屯企业收购价为1400元/吨,辽宁开原企业收购价为1570元/吨,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玉米价格越来越滑向十年前的价格。

  自2007年我国玉米临储政策推出以来,黑龙江玉米价格由1380元/吨一路上涨到2014年的2200元/吨2015年玉米临储价首次下降。但相比进口价格,2000元/吨的临储价仍在高位徘徊。

  在玉米临储时代的“托市”影响下,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大部分玉米没有进入市场,而是进入了国储库,成为“政策粮”。这是“国粮入库,洋粮入市,粮食库存高企”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地方干部看来,如今不再“托市”,意味着玉米将重回市场。

  不仅东北玉米价格下跌,华北玉米价格也在继续下跌,南方销区玉米同样呈现下跌趋势。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华北夏玉米大规模供应市场,东北玉米也开始零星上市。随着两大产区玉米陆续上市,市场供应逐渐增加,国内玉米价格仍将继续下跌。

  北大荒粮食集团副总经理石贵民、大连圭泽贸易公司副总经理杲修春等预计,东北地区玉米上市后,干粮价位在1350~1450元/吨。这就意味新玉米价格可能回到十年前的水平。在市场无其他利好因素的背景下,预计玉米价格可能直接跌破农民心理价位。

  目前,一些市场信号正逐步释放出来。近日,在哈尔滨举行的2016中国秋季粮油市场分析暨贸易洽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在临储收购政策取消的第一年,玉米市场必然面临重新定价的局面。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处长曹智表向本刊记者表示,国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和市场定价导致玉米价格下跌预期强烈,国内外增产预期加剧供求失衡矛盾,这些因素决定了国内玉米价格趋势以下跌为主。

  粮食市场静悄悄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市场化收购主体大多持观望“等等看”的态度。接受采访的十多位粮食收购企业负责人介绍,由于失去临储支撑,收购上来的玉米可能没有销路,这就会造成粮食积压,占用大量资金,所以大都不敢贸然收购。

  黑龙江省汤原县鑫航粮食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明灯说:“往年收购的玉米烘干后,可以卖给中储粮,不愁销路。今年临储政策取消,只好把收购重点放在水稻上,玉米要看看情况再说。”

  “往年这时候有的粮食经纪人已经开始活动起来了,至少要提前联系一些种粮大户和粮库,但今年还没动静。”依安县依安粮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说,玉米收获即将开始,但今年的粮食市场“静悄悄”。

  “今年,习惯上卖给国储库玉米的农民,必须要找新客户。找不到新客户,今年粮食流通中就不仅是粮价低的问题,有些玉米可能面临卖难境地。”他对今年玉米收储形势的担心,在东北比较普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为本刊记者分析,当前玉米主要是两个出口。一方面是饲料行业,需求量相对稳定;一方面是深加工方面,玉米价格降下来,一定程度会刺激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减少,带动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增加。虽然可以腾出一块收购空间,但无法冲抵失去国储库这个大客户带来的影响,玉米购销形势依然严峻。

  东北地区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如果玉米上市价格过低,农民惜售心理也会加重,再加上市场化收购主体入市动力不足,将出现玉米购销冷淡,甚至阶段性“僵局”的情况。

  除受粮食购销政策调整影响外,部分地区粮食品质下降,也加剧了粮食购销市场的阵痛。今年夏季,受台风、洪涝、干旱等恶劣气象灾害影响,东北地区、南方部分省份均出现明显灾情,部分地区的粮食品质有所下降,也加重粮食流通中的“阵痛”。

  李国祥等专家认为,在阶段性、结构性的供需矛盾下,国家不托市,市场消化有限情况,粮食市场流通进入一定的“调整期”。对于农民来说,如果国家给予的补贴,不能冲抵粮价下跌造成的影响,那农民卖粮将面临一定时期的“阵痛期”,“专家认为,东北地区的玉米购销政策调整,将直接影响全国粮食价格走势和购销,甚至影响到储粮安全和下年农业生产。”

  当前,不少农民“地趴粮”式储粮,保管方式落后。一些地方干部介绍,如果遇到冷暖天气交替,水分较大的玉米极容易在储存时出现生霉、腐烂等“坏粮”风险。卖不掉的玉米可能会出现大面积“憋粮”现象。一旦合作社、种粮大户出现因玉米积压、坏粮等损失,将会影响明年粮食生产。

  加快供给侧改革

  为“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切实做好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9月末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今年是改革第一年,做好新机制下的玉米收购工作至关重要”。并从保证收购信贷资金、引导市场化收购、提前安排仓容、加强产销对接等八个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

  在专家看来,东北地区玉米收购政策调整,关系着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关系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深远影响。针对今年粮食市场的新政策,以及由此引发的新动态、新问题,一些地方干部和专家建议:

  一是鼓励支持建立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收购体系。国有粮食企业应抓紧粮食竞拍轮出速度,利用新粮上市前的有利时机,腾仓倒库扩大库容。同时,做好与农发行协调贷款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如期开秤收粮。民营粮食企业也要创新收购方式,紧盯玉米精深加工业这个出口,依靠大型粮食企业、大型加工企业,采取联合、合作、代储等方式,开拓市场,打开销路。

  二是加大对市场化收购玉米政策的宣传力度,创造良好舆论氛围。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副会长尚强民建议,加大对市场化收购的宣传,介绍其意义,澄清一些地方还存在的可能启动应急收储传闻,避免因为市场价格低,农民等着启动“应急”收储,加大收储压力。

  三是加强“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建设,引导农民科学储粮。基层干部认为,有关部门2007年启动了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取得一定成效。还应继续加强农户科学储粮知识的培训,加大绿色环保储粮新技术、新装具的研发推广,提高农民科学储粮水平。科学储粮,合理规划卖粮时间,是顺利售粮和防止坏粮的重要措施。

  专家认为,从长远看,首先,要扩大加工转化能力。加大支持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加快粮食消化。着力增加化工、医药、保健等领域所需粮食精深加工产品的有效供给,逐步补齐短板;其次,加强“北粮南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粮食接发设施,支持建设一批中转仓、铁路专用线、内河沿海码头,并在粮食南运上加大补贴力度,重点解决“北粮南运”面临的物流成本高难题;再次,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当调减一些结构性过剩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有效供给。同时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适应农产品和粮食供需新形势。 (《瞭望》)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