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科普助农“触角”将全面向村级延伸

发布时间:2009-12-21

    本报讯 (记者 缪琴) 现代农业发展,关键靠的是技术,如何解决科普基层延伸“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市将把科普助农的“触角”延伸到村一级。记者昨日从市科协获悉,经过前期试点,我市将从明年起,在全市涉农区县全面启动“科普示范村”建设,并通过专家、站点结对的方式,让科普智囊、前沿技术等资源向村一级倾斜。

  四县试点“示范村”

  明年将全面向村一级延伸

  “此前,我市农村基层科普示范单位已实现了镇一级的全覆盖,但随着现代农业对技术的需要,科普示范的触角需要再度延伸。”昨日,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创建“科普示范村”,主要是搭建农村基层科技推广载体,将推广科技普及与先进实用技术、农业新品种、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结合起来,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结合起来,与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通过科技助农致富、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据悉,今年,市科协启动了科普示范村专项调研,并在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郫县团结镇白马村、新津县普兴镇柳江村、蒲江县寿安镇插旗山村进行“科普示范村”试点,经过为期数月的试点尝试,四个试点“示范村”在种植技术、设施农业、专业队伍助农增收等方面成效较明显。

  明年,市科协将在试点基础上,在全市涉农区县全面启动“科普示范村”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力助当地根据主导产业需求,建立专业技术协会,完善科普网络及“科普站、栏、员”设施建设,实现各涉农区县都建有“科普示范村”,通过示范村的载体平台,更好地实现科学技术基层示范、传播、推广。

  跻身“示范村”

  科技助农增收比例成“硬杠杠”

  在蔬菜产业协会交流室,互联网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更引人注目的是,几位农科院专家还长期在此“坐诊”,现场对现代种植技术“望闻问切”……昨日,记者在郫县团结镇白马村看到,作为“科普示范村”试点村,现代农业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

  “通过试点村的平台,村农技协与科研院所搭上了线,咱们以‘高山娃娃菜’为代表的特色蔬菜种植得以升级,连续几年,村里蔬菜销售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通过‘协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让老百姓种的菜不愁卖,种庄稼也越来越变成了种技术。”据了解,跻身试点村的白马村,今年农户亩平增收预计将高于4200元,农业种植增收明显。

  “在我们的考核标准中,设施及人员配备、专业农技协设置等都纳入评价标准,但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就是村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纯收入必须高于当地平均收入的5-10%,示范村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昨日,市科协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此之外,村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也将成为重要考核内容。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