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地农民将纳新农保 标准比普通农民高1倍
大洋网讯(广州日报记者 李栋 )由广东省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近日视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阳胜参加视察。记者从中获悉,广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确定,将被征地农民纳入新型农保制度,并确定参加新农保的最低缴费标准为50元/人月,最低基础养老金为110元/人月,比普通农民高一倍。据悉,目前,该方案已正式上报省政府审批。同时,社保制度的设计、标准制定以及空白地带等问题也引起了代表们的重点关注。
“失地农民没有土地,只剩下家庭养老保障”
“被征地农民,失去土地后变成市民,失去了土地这一养老保障后,只剩下家庭养老保障”,在汇报会上,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刘昆提出,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程度偏低。
据广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林应武介绍,结合广东开展的新农保试点工作,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重点项目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主要有四个亮点:明确将被征地农民纳入新型农保制度,实现被征地农民应保尽保;确定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最低缴费标准为50元/人月,最低基础养老金为110元/人月,比普通农民高一倍,并规定被征地农民按最低标准缴费的资金从征地主体单列计提的社保费中支付;同时,建立了多方筹资机制,农民可以在征地单位缴费的基础上自行选择较高标准的缴费档次;另外,还简化了社保审核手续,对省重点项征地,开辟征地社保审核“绿色通道”。据悉,该《通知》现已正式上报省政府审批。
林应武同时透露,目前,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全面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实现了农保制度全覆盖,梅州、惠州等欠发达地区率先启动了新农保试点工作。到2009年10月底,全省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44.3万人,其中71万人按月领取养老待遇。
“各种‘保’很多,都算糊涂了”
在昨日的视察中,人大代表对各种保障制度的设计和衔接也提出质疑,“一个享用新农保的农民,进城之后去了一个企业里打工,他该适用什么样的保障制度?”刘昆说,目前,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困难群众保障三大保障体系之间要形成一个制度上的互通,将来要有一个逐步融合的过程。
人大代表何梅在建议中提出要增加社保机构人员力量的设置,人大代表李建华则表示反对,认为应该裁撤人员机构才对。“很多单位来管,却没管好”。
“养老、医疗、低保、社保、残保、商保、新农保、旧农保……”,有人大代表笑称:“各种‘保’很多,都算糊涂了。”“几个市长、县长、机构管‘保’,都搞不明白,最后这几个‘长’去找首长,他也搞不明白,最后都找到财政”。会上,有人大代表直言,低水平的制度设计不利于将社保真正落到实处。
临时救助标准还是80年代的标准
“养老院仍然还是过去人民公社时期的养老院,临时救助标准定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标准”,在视察中,有代表提出社保标准的制定要考虑到物价的上涨和生活水平变化等因素。来自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杨月梅说,民政部门规定的临时救助标准30元,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标准,起不了什么作用,能否适当提高?
清洁工、保安的社保谁来买?
“很多在小区工作的清洁工、保安都没有买社保”,有代表提出要关注合同工社保的空白地带。钟阳胜说,现行的保障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许多为企业、行政单位提供服务的中介公司基本上都不给员工买社保的,“这是一个空白,而且量相当大”,“不要小看了保安、清洁工这些群体,他们也需要关心。”
人大代表李建华也提到,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还存在用工上的歧视,不同的用工制度,不同的用工报酬,“那些合同工,做了最苦的活,最多的事,却拿得最少,包括社保这一块”。钟阳胜说,社保保障制度改革要体现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