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衡水地区小麦春季管理意见

发布时间:2018-03-07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有关小麦专家,对衡水市越冬苗情及当前小麦田间状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形成如下意见。
  一、苗情分析
  今年衡水市春季冬小麦苗情,由于受去年秋天播种期间稳定性较强降水为主要特征连阴雨天气的影响(月降水量73~149毫米),小麦播期推迟7~15天,晚播麦面积大幅增加;再加上播种以来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和日照时数均偏少,一二类苗比例较去年大幅减少,小麦三类苗面积大于去年,为近年来苗情最差的一年。根据5个示范县调查情况汇总:一类苗占比13.24%,较去年的49.21%减少了36个百分点;二类苗占比50.13%,较去年的45.79%增加了4.34个百分点;一二类苗总比例较去年明显减少,占到63.37%,三类苗比例36.44%,较上年增加30.28个百分点。同时,11月至目前一直没有有效降水,冬季干冷,目前苗情偏弱,随着温度回升,即将进入返青期。根据中长期天气预报结果看,无明显降雨过程,旱情可能会进一步发展,要立足抗旱保丰收。
  当前,雨水节气已过,大地复苏,正是加强春季间田管理,促进小麦苗情转化,搭好丰产架子的重要时期。结合衡水小麦生产实际,针对目前小麦苗情特点,春季田间管理应以立足抗旱保丰收、早管促早发为原则,管理措施适当前移,促弱苗转壮,加快苗情尽快转化升级。按照“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因地因苗制宜,搞好分类管理,促二三类苗转化升级;防控病虫草害,严防和补救春季冻害。”的技术途径,搞好春季麦田管理,夯实夏粮丰收的基础。
  二、管理措施
  (一)镇压划锄,浇水保墒
  早春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改善土壤墒情,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锄地能提高低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镇压要和划锄结合起来,先压后锄,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促苗早发的作用。
  对于吊根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导致土壤塇松的地块,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补灌,抗旱保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在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
  (二)促控结合,分类管理
  由于降雨的影响播种期较长,麦田苗情类型多而复杂,肥水管理要因地因苗制宜,突出分类科学管理。
  1、三类麦田
  三类麦田一般是晚播弱苗,春季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尤其是“一根针”或“土里捂”麦田,要通过“早划锄、早追肥”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要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开始划锄,增温促早发。同时,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追施氮素化肥和磷肥,促根增蘖保穗数。只要墒情尚可,应尽量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土壤透气性延缓麦苗生长。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时,三类苗可以施肥浇水,每亩施5~8公斤尿素,促三类苗转化升级;到拔节期每亩再施5~8公斤尿素,促进穗花发育,增加每穗粒数。
  2、二类麦田
  二类麦田属于弱苗和壮苗之间的过渡类型,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适当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应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左右。
  3、一类麦田
  一类麦田属于壮苗麦田,在管理措施上要突出氮肥后移。对地力水平较高,返青群体70万~8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地力水平一般,返青群体60万~7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公斤。
  (三)化学除草及病虫防控
  由于大部分麦田去年秋天播种较晚,苗龄发育不足,未进行化学除草。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在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的10:00~16:00,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并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规程操作,以免发生药害。同时,做好纹枯病、全蚀病、麦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指导农民科学选药,安全用药,及时防治,联防联治。
  (四)预防冻害,及时补救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氮素化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地区新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