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农业调结构调出效益来
发布时间:2010-01-03
本报讯(陈富美记者松涛)近日,记者在金川县农村采访时看见,绿油油的大白菜一望无际、串串珍珠似的葡萄挂满葡萄架、黄澄澄的金花梨挂满枝头……“调结构调出了效益,农民不出门就可以赚钱了。”河西乡乃当村党支部书记张秀华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观音桥镇四玛都村,村民张树良正在挖马铃薯。“这个马铃薯一个就有1斤多重,今年获得了大丰收。”县农技站技术人员唐炳贵告诉记者,这些脱毒马铃薯是从青海、甘肃等地引进的优质品种。去年,在部分乡(镇)试种取得了很好效果,亩产达到2000公斤。今年,在该县河谷地带12个乡(镇)推广,仅马铃薯一项,农民就增收200元左右。据了解,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该县已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5000亩、酿酒葡萄2862亩、甜樱桃1200亩、优质金花梨5000亩、脱毒马铃薯2500亩、澳洲青苹果8448亩、改造雪梨低产园1000亩等。
该县以特色牦牛肉、优质肉牛肉羊、精品猪肉、特种养殖四大品牌为重点,大力开展杂交改良,引进优良畜种,使畜牧业成了该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4%。目前,全县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达18个,畜牧行业专合组织10个,拥有会员200余户,辐射带动服务农户2000余户。
此外,该县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开展的道地中药材野生驯化试验示范研究取得明显成效;经过近8年的试验示范,完成了秦艽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认证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如今,全县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4600余亩,中藏药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全年中藏药产业收入达620余万元,种药户人均可增收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