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 开启新疆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
天山网讯 作为高效节水的生产方式,设施农业用1%的面积创造出近5%的农村经济总收入,拉动新疆农民人均增收300多元。根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自治区还将持续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
这些天,在塔城市兴盛源出境蔬菜基地,承包了20座蔬菜大棚的王晓伟正忙活着向技术员请教育苗管理技术,因为看好黄瓜市场,王晓伟在大棚里定植了3万株黄瓜苗。
菜农王晓伟:“预计赶上春节上市,春节上市价格也可以。”
今年,王晓伟的20座大棚蔬菜一茬就收入了30多万元。在塔城地区,像王晓伟一样依靠设施农业鼓起钱袋子的菜农越来越多。高效节水加上产业化运作,使塔城地区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仅塔城市今年设施农业就实现总收入5千多万元,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的收入达到1120元。
塔城市设施农业管理中心主任郭忠东:“塔城市设施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组织达到9家,建成保鲜库5座,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目前塔城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5万多亩,各类蔬菜产量约20万吨。不仅能供应本地市场,还出口到了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出口蔬菜超过2万吨,占到了全疆出口量的近70%。
塔城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张文强:“创品牌,把我们基地的蔬菜品牌做出来,利用我们的口岸,利用我们基地做好设施农业这篇文章。”
塔城地区依靠设施农业提高综合效益,也是我区实现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设施农业作为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在我区发展潜力巨大。明年,自治区设施农业将完成100万亩的目标。
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在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节约水资源的“三高一节”农业上下功夫。各地要在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依靠科技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更加注重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更加注重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明年全区要确保完成新增3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的任务。
自治区农业厅党组书记刘学虎:“作为我们现代农业的一个切入点,我们目前有90万亩的设施农业。自治区要求我们,在‘十二·五’末甚至更长的时间,要实现200万亩的设施农业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