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集中精力谋划发展现代农业

发布时间:2010-01-10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集中精力谋划发展现代农业

     本报讯(记者姜峰)12月20日至22日,扎兰屯市利用三天时间,将各乡镇、办事处、各涉农部门以及3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干部100多人集中到一起,通过参观、学习、经验交流和通过对各乡镇、办事处、村的先期调研,贯彻落实曹征海书记和罗志虎市长在扎兰屯市调研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呼伦贝尔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八次读书会精神,全面客观地认识扎兰屯市“三农”工作现状,集思广益,共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大计。
     与会人员参观了哈拉苏办事处大兴村道路硬化工程及村容村貌、兴旺托牛所、入户察看了农民沼气使用情况,到农民家庭旅游定点接待户参观,听取了该村经济中期发展规划;察看了达斡尔民族乡满都村牧业园区道路硬化工程、参观了“蒙之花”泡菜公司、鸿巍公司加工厂、巴图生态养猪场、利民专业合作社等。与会人员听取了达斡尔民族乡满都村、中和办事处福泉村、雅尔根楚办事处五道沟村、浩饶山景泽专业合作社、蒙东牲畜交易市场的典型经验介绍,这些特点鲜明的试点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创办特色专业合作社,有力辐射带动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
     据了解,雅尔根楚办事处五道沟村人均耕地9.1亩,土地状况非常差,前几年农民把能想的办法都用上了,但是收入水平就是提不上来。通过组建合作社,全村315户中268户加入了专业合作社,8048亩耕地中7010亩流转入股,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生产模式,原来种地需要480个劳动力,现在只用了12个,降低了劳动成本。更大意义在于通过经营权流转,使97%以上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投入到非农经济发展领域,全村有370人外出务工,月收入1200—2800元,其余的人在本村养奶牛、搞木耳栽培、土鸡养殖加工等产业,全村一年新增收入400余万元,从而形成了由土地租金收入、非农产业收入、农畜产品加工后的二次分配收入多元增收格局。2008年,社员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较上年增长61.7%;2009年预计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同比增长27.3%。同时,土地集中连片整合,耕地面积增加了300多亩,增长5%左右,有利于土地规划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效保护了耕地。2007年,浩饶山镇的21户农民把土地承包权集中起来入股,率先组建了龙海合作社,集中经营土地8833亩,该社还投入300多万元购买30余台(套)大型农机具,实行统种统管、集约经营,成为呼伦贝尔市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
     任福生在总结时指出,几年来各乡镇、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寻找突破口,在深化经营制度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实践证明,发展农民各类合作组织,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农民有效对接市场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构筑了重要载体。
     任福生强调,成功实践来源于深刻认识,我们通过系统调研完成对“三农”工作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提高,其目的就是指导推动实践。各乡镇、办事处和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在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不违背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推动全市“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实效,将扎兰屯市建设成呼伦贝尔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