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设施农业总产值超百亿
今年元旦的第一场瑞雪刚过,天气出奇的冷。然而,与外面的冰天雪地相比,鞍羊线两侧的2.8万栋大棚内却温暖如春,茄子、草莓等大棚蔬菜和水果长势正旺。记者见到了正在大棚内忙碌的台安县农民李实有,他说:“以往一年就那么几个月的农忙,到了冬天都在家里‘猫冬’。现在有了设施农业,一年都闲不住,农产品价钱还高,一栋暖棚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呢。 ” 去年,鞍山地区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干旱,但农业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原因是耕地面积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设施农业,旱涝保收。截至2009年底,鞍山市设施农业面积已经达到93万亩,设施农业总产值达到101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63.5%。 2006年,鞍山市首次将发展设施农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以发展“鞍羊线”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的工作方针。紧随其后,鞍营线、张庄线设施农业示范带迅速崛起。如今,全长80公里的鞍羊线设施农业示范带已建成温室大棚2.8万栋,标准化养殖小区77个,沿线已经形成宁远、腾鳌、新开河、桑林等7个示范镇,张忠堡、杨家、康家等30个设施农业示范村。在设施农业示范带的带动下,鞍山市设施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新增10万亩、17万亩、20万亩。目前,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3万亩。为了突破设施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鞍山市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安排向设施种植小区补贴资金,每个县 (市)从2亿元贷款中拿出1000万至2000万元,用于设施小区配电。岫岩满族自治县加大资金补贴力度,为张庄线上每个设施小区补贴配电资金1万元;台安县部分乡镇采取政府招标办法,大大降低了小区配电成本;鞍山市农委与市财政担保中心合作,多次举行银政、银企、银农对接活动,为多家企业和设施农业建设大户解决了贷款难题。 鞍山市的设施农业市场建设更是如火如荼。目前,全市较大型市场有24个,其中农业部定点的4个,另外还有以合作社为龙头的蔬菜收购点、收购站84个,年交易额达到35亿元以上。依托这些大市场,鞍山市的农产品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同时,远销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甚至海外。去年11月,海城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为沃尔玛的蔬菜直供基地后,全市的蔬菜便随着这个全球最大的采购商销往全国各地。(徐天宇/记者/金荣生 刘家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