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回眸2009]农业产业化带动山东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0-01-16

     中广网北京1月1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3时40分报道,2009年,曾在全国率先提出“农业产业化”的农业大省山东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全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农民人均收入也首次突破6000元大关。下面来连线山东台记者曹进。

  主持人: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山东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走过了怎样的一年?

  记者:可以说在2009年,山东的农业产业化曾面临着较大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政府和企业还有农户各方面的努力,山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更好了。在这一年里,山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比如说,省财政发放贴息款项、银行发放信贷资金、农业部门专门出台政策扶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带动示范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等等。

  截至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近7000家,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2.6万家,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了70%以上。可以说金融危机促使山东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了新步伐。

  主持人:山东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营是不是也带动了其他各项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

  记者:是这样的。现在山东农民中间流传这样一首打油诗:“龙头围着市场转,农民跟着龙头干。合作组织把线牵,致富路上跑得欢”,表达的就是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的意思。2009年,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其中,近一半的收入来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此外,在高度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之下,山东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很高,比如寿光蔬菜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左右,山东产的花生油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40%。在国际市场上,山东农产品出口也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这样的结果,与山东常年坚持扩大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尽最大限度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是分不开的。  

  (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联合推出新闻线索提供平台,您可将新闻线索发至邮箱:xwxs@cnr.cn,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侯莉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