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农业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
1月18日,自治区在银川召开全区农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于革胜、何学清、郝林海、解孟林等自治区领导出席会议。自治区副主席郝林海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农牧厅厅长赵永彪做工作报告,张柱副厅长主持会议。
郝林海副主席指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粮食生产要保面积、攻单产、调结构、增效益,进一步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粮食产量。要调整粮食内部结构,增加生产效益。要提高农民非农产业的收入,高度重视农民外出务工问题,提高外出务工农民数量,增加农民务工收入。要通过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改变传统种植比重偏大,高效益作物比重偏少的现状,解决已有产业集中度不够、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缺乏与加工企业和市场对接的问题。围绕企业、基地、市场做大特色产业。要以建立100个示范基地为抓手,推动"三大示范区"建设,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和资金,高标准打造示范基地,展示当前国内外最先进技术设备、最优品种,贴近农民,使农民看的见、摸得着、学得成,真正在品种、效益、技术上起到示范作用,辐射到13个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
会议全面总结了2009年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绩,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三鹿奶粉"事件及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区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达到340.7万吨,实现了连续六年增产;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设施农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新增设施农业20.4万亩;全区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面积达到106万亩,扬黄补灌节水高效面积达到50万亩。农产品加工水平不断提升,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7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500家,带动全区40%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和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长13.9%;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输出劳动力76万人次,收入40亿元;农业综合效益持续增加,完成农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4108元,增长11.6%,增幅连续六年超过8%,连续五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会议指出,2010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加快引黄灌区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三大示范区"建设。以创建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和机制,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主要目标是: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330万吨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7%,力争增长10%。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农牧厅厅长赵永彪要求今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上档升级,三是加快设施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建设步伐,四是加快发展现代畜牧水产业,五是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六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步伐,七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八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会议表彰奖励了2009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先进个人、产业化发展先进市县、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市县、农牧系统行业工作先进集体,并授牌认定了85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1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