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立体农业开发引领群众致富
地处金钱河畔的桃园村辖7个村民小组571户2075人,是山阳县户家塬镇人口最多的一个行政村,虽地处川道,但既无工厂企业又无矿产资源,全村80%以上的农户缺乏稳定增收的经济来源,全靠外出务工挣钱。
面对这种状况,镇党委、镇政府及村支部一班人积极找出路、寻良策。在富民政策引领下,2008年初,返乡个体老板毛浓德在县、镇、村的协调帮助下,成立山阳县晨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依托桃源村河川土地通水、连片、肥沃的资源,发展设施蔬菜,以每亩年1000元的高额租金,租用村民分散经营的土地进行集中开发,发展莲池养鱼和设施大棚菜,引领群众致富。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户家塬镇将晨阳公司作为建设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来抓,带动全镇土地流转和特色农林产业发展。桃园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为公司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保证了土地使用权的有序转让。在市县部门和晨阳公司共同努力下,共投入400余万元,租用桃园村群众土地560亩,发展莲池养鱼500亩,种植“冬暖式”大棚菜60亩。今年,已实现产业收入840万元,亩均纯收入1.5万元,是亩均种粮纯收入500元的30倍。同时实现就地安置农民工50人,实现务工收入50万元,转移剩余劳动力100人,实现外出务工收入100万元,群众地租收入56万元,四项共实现纯收入1046万元,为该村人均增加纯收入5040元。
2009年秋,晨阳公司在邻近的党塬等村租地700亩发展中棚蔬菜,使规模化生产面积达到1260亩。在晨阳公司的带动下,桃园及邻村13个农业大户挂靠公司,采取同样方式租用农民土地发展设施蔬菜,使全镇蔬菜面积扩大到2000多亩。以当前市场和企业生产发展情况预算,2010年,晨阳公司和农业大户,在已流转使用的2000亩黑土地上,可实现土地产出收入、群众地租收入、安置劳动力收入、转移劳动力收入等4000万元,将为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