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农业情况简介
以棉、果、菜、畜为主的特色农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县十万亩冬枣、十万亩蔬菜、十万亩时令水果被认证为绿色食品,秦川牛和生猪存栏分别达到7.8万头、35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位居全省前列。反季节无公害瓜果菜总量突破20万吨,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反季节绿色瓜果菜基地。
以冬枣和梨枣为主的红枣产业发展迅猛,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枣乡",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定为"全国第三批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县",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鲜食红枣基地。
目前,大荔瓜果菜面积已达89万亩,实现总产量90万吨,销售收入10亿元。已形成了以黄河滩区为主的8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沙苑为主的16万亩胡萝卜、洋芋、黄花菜、芦笋、大葱等大路菜基地;以沙苑和黄河滩区为主的35万亩优质鲜食冬枣、梨枣基地;以北部塬区为主的22万亩优质中早熟苹果和优质杂果基地以及以洛灌区为主的11万亩设施瓜果菜基地。
大荔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据统计大荔境内瓜果菜达38类86个品种,且上市时间错落有致,四季飘香。有元旦春节期间上市的水果黄瓜、法国纤手西葫芦、美国大红一号西红柿、美引长茄等蔬菜新秀;三、四月上市的香瓜、礼品西瓜、日本南瓜、凯特杏、油桃等优质瓜果;四、五月份上市的哈密瓜;六、七月份上市的梨、苹果、李子、葡萄等;10、11月份上市的鲜食冬枣、桃王99、中华寿桃、秋延辣椒。可谓是"应有尽有,四季飘香"。
全县已初步形成了冯村镇平王村蔬菜新品种示范园,埝桥乡北黄村设施示范园,双泉镇东二村哈密瓜新品种示范园,户家乡上石村国外大棚产品新品种示范园,范家镇大棚甲鱼养殖示范园、光大公司千亩冬枣示范园、安仁镇小旬村冬枣示范园、黄河滩千亩红缇葡萄示范园等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其中哈密瓜面积达2.5万亩,已成为继新疆之后的第二大产地。
绿色无公害成为大荔发展特色农业的最大亮点,"地上无山,地下无矿"的大荔县,虽然不利于发展工业,但却造就了这一地区无污染的优点。借助这一有利环境,大荔县积极实施农产品绿色工程,大力推广起垄栽培和二氧化碳施肥机、臭氧机、黄板诱杀等物理杀菌灭虫技术,严格实行"四禁止三提倡"。全县采用"果-牧-沼-肥"四位一体生态模式种植管理的瓜果菜面积已占总面积的22%。埝桥的油桃、冯村的黄瓜、羌白的西瓜、双泉的哈密瓜、光大的红枣、绿奥的秦川牛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产品或绿色产品,先后有5个乡镇和2个企业被确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