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2010-01-30

  “我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对崇明整个污染源进行普查,结果表明崇明70%的污染是农业生产造成的。”在市人代会“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专题审议会上,市人大代表、崇明县县长赵奇话音刚落,立即引发了会场内的热议。

  接过话茬的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主任王南提出:上海建设生态城市,尤其是崇明在建设生态岛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1978年,上海耕地面积是36.01万公顷,2008年已减少至20.50万公顷,降幅达43.08%。耕地少需要我们改变以往农业发展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和大量增加物质投入的增长方式,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方式由资源、产品、废弃物传统方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循环经济方式转变,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生态化和大众消费绿色化。”王南认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上海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建设的内在需要。

  化肥过度密集使用、秸秆未完全利用、小规模畜禽厂增多、种植业关联度不够紧密,是王南眼中造成当前上海农业污染的四大诱因。“化肥过度使用,不仅使耕地氮素积累、农产品品质退化,而且对地下水也造成了严重污染;上海每年种植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约210万吨,尚未被有效利用的有121.4万吨,这部分废弃物大多被直接焚烧,造成了大量的碳氮资源损失,还增加了碳排放。”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培育一条农业产业循环链。”王南提出,对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的农户,政府应提高有机费补贴,并通过强化绿肥补贴政策,弥补农民经济利益损失,引导农民实现绿肥轮番种植。农户使用秸秆还田、年产量达到万吨以上的商品有机肥料厂,政府也应给予相应补贴,鼓励畜禽粪便高效集中处理。

  王南还建议,上海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万元农业增加值、水耗、能耗、排污量等统计指标体系,作为政府经济工作的考核指标。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