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物价局发布2009年主要商品价格运行情况
东莞市物价局日前发布的2009年主要商品价格运行情况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东莞CPI累计下降3.1%。主要商品价格总体维持弱势运行,与2008年比商品价格降多升少。除粮食价格维持强势整体上扬外,肉类、液化气、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大幅下降;食用油平稳运行,但同比降幅明显;成品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体弱势下滑。
GPI去年有9个月下跌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CPI指数走势大致为前三季度延续2008年跌势继续下探,四季度止跌企稳,探底回升。
2009年1月—12月,东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与上年同期比分别为0.2%、-2.2%、-2.5%、-2.7%、-2.8%、-3%、-3.3%、-3.4%、-3.5%、-3.5%、-3.3%、-3.1%。全年除1月上升0.2%外,2月—10月出现单边下跌, 11月—12月止跌回稳,跌幅收窄。
构成全年总指数的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指数与前年同期相比呈现“六降两升”的格局,按降幅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居住类下降8.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4.7%、衣着类下降2.8%、食品类价格下降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1.8%、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3%。上升的二类为: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2%。
粮价维持稳健上涨
据物价局介绍,2009年食品价格指数下降1.9%,其中油脂类降16.9%。尽管全年食用油价格平稳运行,但由于2008年平均价格较高,同比仍然大幅下降。去年1月—11月,食用油价格呈直线运行状态,12月出现明显升幅。花生油(红灯牌,一级桶装)、大豆调和油(鸿禧牌,一级桶装)、大豆油(散装)和菜籽油(散装)同比分别下降13.94%、24.92%、26.31%。
统计显示,2009年食用畜肉及其制品价格指数下降5.8%。各种肉类中,猪肉、羊肉价格大幅下降。其中,本地良种、本地土杂交、外地生猪收购价同比降幅均超过20%,精瘦肉、肋条肉市场零售均价同比分别下降15.26%、21.96%,鲜羊肉(新鲜去骨)、鲜羊肉(新鲜带骨)每500克均价则同比分别下降17.61%、4.79%。
不过,去年粮食价格指数上升了4.2%,全年粮食价格维持稳健上涨。标一早籼米、标一晚籼米批发均价同比分别上涨1.39%、3.72%;早优质米、晚优质米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51%、2.3%;优质珍珠米(东北米)和优质丝苗(油粘)米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62%、9.03%;零售价方面,标一早、晚籼米同比分别上涨10.48%、1.46%;珍珠米(东北米)、丝苗米(油粘米)同比分别上涨5.31%、下降3.9%。
液化气价格比降超两成
据介绍,受经济因素影响,2009年东莞成品油、液化气价格同比降幅明显。国Ⅲ标准93号、97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吨平均批发价格同比分别下跌7.21%、5.36%、10.19%。
民用液化气价格年初下跌,4月起至年底连续7次调升,但同比仍然降幅明显。瓶装液化气每瓶(净重14.5公斤)均价为80.1元,同比下降28.78%。管道液化气居民生活用气每立方米13.85元、工商业用气每立方米14.85元,同比分别下降25.66%、24.35%。
此外,钢材市场需求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价格同比降幅明显。圆钢(10—18mm)、螺纹钢(20—30mm)、线材(6—8mm)每吨均价同比分别下降24.96%、22.53%、24.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