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发展
2月3日,从盐都区粮食局了解到,该局充分发挥粮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着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在更高起点实现新的跨越,加快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一、建立优粮基地,切实掌控粮源。积极引导粮食购销企业从单纯粮食收购向种植、订单粮食转变,逐步建立规模种植基地,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合作化,增强掌握粮源能力。引导和组织农民合作组织,抓住农村土地流转的契机,以土地使用权、劳动力等要素,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参与产业化经营,形成利益共同体。去年在全市率先尝试建办2家粮食银行,今年将继续总结成功经验,不断向全区辐射,发展农村粮食连锁店、直销店、网上粮店、粮食银行等现代化流通业态。力争在每个购销企业开办1家粮食银行,实施统一品牌、统一标识,并增设兑换网点,增加兑换品种。加强与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的联系,推广订单收购,扩大订单份额,深化订单内涵,实行“一次收购、二次结算、三次分配”,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产购关系,争取全年订单收购量占全区粮食收购总量的60%以上。
二、加快基础建设,打造现代物流。全区现有粮食企业小而散,库容设施老而旧,粮食仓储规模远不能适应沿海经济开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近期组织专门班子调研,围绕全区粮食生产和流通的需要,科学制订粮食产业物流建设发展规划,力争3—5年内在全区东西南北中分步建设大冈、楼王、尚庄、龙冈、秦南5个亿斤库。紧紧抓住沿海开发的机遇,充分整合现有粮食物流资源,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和鼓励多元经济主体参与物流中心建设,并通过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和吸纳民资,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和省财政补助等途径,加快全区仓储设施的改造步伐,建设专业化、现代化的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加强规范管理,使全区粮食仓储企业管理软实力有影响、有特色、有位置。
三、做强龙头企业,增强竞争能力。通过培育大产业、主攻大项目,延长产业链,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做大做强粮食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积极引导粮食龙头企业寻求战略合作伙伴,靠大联强,内引外联,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真正形成大企业、大龙头、大市场,引领全区粮食经济发展。重点培植大麦、小麦、油料、稻谷的种植—收购—加工到生产啤酒、面粉、油脂、大米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近2—3年内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2—3家。今年重点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重点做好区域内品牌的整体策划,整合品牌资源,聚集各种要素向优势品牌集中,提高市场份额,推动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化和龙头企业规模化。重点打响新阳春面粉、盐淮大米、秦达面粉等品牌,力争年内再创建国家品牌1个和省级名牌1个、品牌2个,真正使盐都粮食品牌拿得出,打得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