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今年省级预算119亿投向“三农”
1月26日出台的《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扎实做好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的一号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强农惠农为农政策,加大了支农力度。
《意见》针对河北特点,就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促进城乡改革联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对农村工作领导,保持农村和谐稳定等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稳定提高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生产能力上,明确提出了逐步加大对产粮大县(市)转移支付力度,强化对生猪、奶牛、蛋禽大县的扶持,充分调动农产品生产大县的积极性。
■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上,强调引导城市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县域流动,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加快推进扶贫开发等,改善农民创业就业环境,促进农民增收。
■在“三农”投入上,今年省级预算“三农”总投入比去年增长23.14%,投入总量达119亿元,这是近年来“三农”投入总量和增幅最大的年份。
■在推进新民居建设上,提出在巩固提高2009年“千村示范”成果的基础上,对今后三年规划建设与改造的6500个示范村全面启动,2010年重点抓好2000个示范村建设。强化对新民居建设的政策扶持,提出农村新民居建设规划到哪里,部门支持就要跟进到哪里。
■在城乡改革上,一方面强调加快承包地、林地、宅基地流转,另一方面放宽城镇落户条件,促使进城农民逐步融入城镇,将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纳入保障性住房范围,促进城乡改革联动。
■在改善农村民生上,强调大力推动教育、卫生、文化下乡支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在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上,强调力争县域涉农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的70%用于发放县域贷款,首次提出力争两年内消除56个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