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五粮液再夺中国白酒品牌之冠

发布时间:2010-02-26

  对于白酒行业而言,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酒类立法”、“资本运作”、“白酒消费税调整”、“整治酒驾”等系列的冲击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白酒专家曾说:“越是艰难的时世,越能造就真正具有极强生命力的白酒品牌。”这句话,在五粮液身上得到了最好印证。

  虽然这一年五粮液面临的困难比任何一家白酒企业都大,但其取得的成绩却显得比任何一家白酒企业都要靓丽和炫目。作为中国白酒的龙头老大,当五粮液跨越2009,我们看到它把产品做到了极致,其综合实力也迈进一个新的高度。

  逆市上扬,五粮液再夺中国白酒品牌之冠

  2009年12月3日,五粮液以472.06亿元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百强榜第四,再度蝉联中国白酒制造业的首位。这已是五粮液连续第15年成为中国食品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

  让五粮液登上白酒之冠更具标志性意义的是,2009年五粮液的销售收入和增长曲线在一路上扬的业绩图表上变得更为陡峭。在倍受瞩目的资本市场上,五粮液股票市值2009年净增695亿元,增幅达137%,远超主要竞争对手水平,且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根据宜宾市政府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09年,五粮液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50.28亿元,同比增长16.54%,实现利税70亿元,同比增长16.67%。这足以使五粮液傲视群雄,稳居中国白酒首位。

  大企业需要承担大责任。2009年五粮液再度为兴文县麒麟苗族乡义合小学校捐款89万元现金,为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校舍重建前后共捐款3150万元;同时还与清华大学联合创办“五粮液科技久久励学基金”,该基金预计5年将达到500万元的规模。

  五粮液告诉我们,产品是血,文化是魂。酿造一瓶醇厚美酒,需要漫长时间的酝酿、繁复工艺的凝聚、众多心血的浇灌;造就一个白酒行业屹立不倒的王者,是千百年厚积薄发、数十年集杂成醇、血与魂不断升华的结果。

  以质量为生命把产品做到极致

  产品质量是根基,只有产品做到极致了,品牌才能经历风雨而岿然不动,永远长青。

  五粮液稳定的质量应归功于企业独有的六大优势:自然生态环境、悠久酿酒历史、独特粮食配方、精湛酿造工艺、和谐品质理念、“十里酒城”规模。

  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主要包括: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合理配比的“陈氏秘方”,包包曲制曲工艺,跑窖循环、续糟配料,分层起糟、分层入窖,分甑分级量质摘酒、按质并坛等酿酒工艺,原酒陈酿工艺,勾兑工艺等。整个生产过程有100多道工序,三大工艺流程:制曲、酿酒、勾兑。

  为酿造一流的白酒,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拌料、起窖等工艺环节采用数百年的传统人工操作工艺;酒质分析等则采用各种现代高精尖仪器设备;对原材料采购、原酒分级、陈酿、勾兑操作等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在关键的勾兑环节上形成了“人工尝评+计算机”为特色的“勾兑双绝”。

  2009年6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对企业的检测体系和质量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粮液酒厂从1981年开始推行质量管理,至今早已形成从原材料到销售终端的质量安全全覆盖体系。一瓶出厂的五粮液要经过36道质量“关键点”以及由“36道防线”衍化提升的10个关键过程和72个专检点,完全符合甚至超出了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同时,五粮液正在全面建立起产品追溯体系,已斥资3亿元用于打造世界先进的新检测中心,将对每一瓶出厂的酒进行取样检测并存底。其包装则通过射频技术,运输环节通过GPS密码锁技术,对每一瓶酒都能够做到销售流程追溯―――这是国内唯一如此操作的企业。

  系统的质量安全措施,保证了五粮液在历次抽检中的合格率达到100%。正是在这样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下,五粮液在2009年获得“年度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企业七连冠特别荣誉奖”,成为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食品企业。9月,公司再度被四川省授予“2009年四川省质量管理特别奖”,又成为全省工业企业中唯一获得这项殊荣的企业。

  五粮液集团总裁唐桥告诉笔者:“白酒是中国消费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元素,五粮液坚决看好这个市场,也将坚决地在这个领域中保持和发挥自身优势,做国粹的守望者和传播者。新中国两任总书记都到过五粮液视察,表明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白酒产业予以了相当的重视。”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一个转折年,五粮液抓住契机完成了自身发展上的一些战略调整,经历了不可避免的阵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预见,在2010年这个历史的新起点上,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企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