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2010年整治村容村貌试点村工作意见
日前,市委、市政府下发了《许昌市2010年整治村容村貌试点村工作意见》,确定了67个村容村貌整治试点村2010年的工作,重点是要抓好村庄规划、抓好生态绿化、培育“一村一品”、抓好典型带动、改善民生民本、完善长效机制等6个方面的工作。
抓好村庄规划。由各县(市、区)对本辖区的试点村村庄规划负总责;规划部门参照新农村示范村的标准,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编制试点村村庄建设规划,于6月底前完成试点村的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六有五化”(有村室、有卫生室、有农家店、有文化大院、有体育健身场所、有供排水设施,村庄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标准,统筹规划试点村住宅、道路、供水、产业发展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
抓好生态绿化。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提高农民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按照“速生林围村、常绿树种上路、果品树种进院、闲置土地建园”的原则,组织发动农民群众搞好植树造林,重点推广优质特色果树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良乡土树种,确保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培育“一村一品”。按照“抓好一家,带动一片,富裕一方”的基本思路,根据本地的种植特色和区域经济发展优势,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围绕花卉、蔬菜、烟叶、中药材、果树等发展种植业和农村庭院经济,围绕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红薯、生猪、蜂产品和食用菌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围绕基地大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更多农户从事特色产业的生产和经营。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多种渠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一村一品”带头人。
抓好典型带动。以67个试点村和7条精品线路为重点,以点带面,扩展延伸:纵向抓精品,选择一批整治成效明显的村作为示范样板,项目、资金重点倾斜,努力将其打造成精品,示范带动;横向抓延伸,选择一批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干群积极性高的村作为第二批村容村貌整治试点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综合整治,促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延伸。
改善民生民本。继续按照“建沼气池、饮安全水、走平坦路、用卫生厕”的要求,加强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沼气普及率超过80%,全部用上自来水,村内主次干道硬化率达到100%,卫生厕所使用率超过60%。按照“建卫生室、进敬老院、入新农合、发低保金”的要求,抓好试点村民生民本建设,“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超过9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长葛市试点村超过9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每个村至少建一所标准化卫生室、一家连锁超市、一个农资供应网点。
完善长效机制。按照试点村整治标准,继续坚持和完善卫生保洁、基础设施养护和资金投入等体制机制,巩固和提升村容村貌整治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