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最低收购价将粳米每斤提高1毛钱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昨天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报告里提到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将粳米每斤提高1毛钱,我在这里讲一个小故事,其实最开始的文件是提高8分钱,后来在温总理的直接干预下,每斤又提高了2分钱。”
“这2分钱看起来不多,但要知道就算提高1分钱、几厘钱,各大部委就要争论很多次,因为还要考虑到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钱克明委员说,粮食最低收购价是一个经过测算的“兜底价”,就是要让农民种粮不亏本,同时也是一个“托市价”,因为这个价格提高一点,市场价格也要相应提高一点,“如果粳稻全部由政府收购,提高2分钱就意味着数十亿元的支出。从这儿也可以感受到总理心系‘三农’,对农民的利益考虑得很多。”
但是钱克明委员也强调,我国粮食虽然连续6年增产增收,但由于成本上涨很快,农产品生产的收益其实在下降,“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偏低,不能真实反映耕地和淡水等资源的稀缺程度,根据测算,如果要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价格总水平需要比目前提高6倍左右。”
在昨天的民盟界别的小组讨论会上,围绕农产品价格的讨论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委员们在讨论中建议,粮食事关国家安全,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逐步提高粮食价格,同时考虑到粮价上涨的社会承受力,政府也应加大对城市困难人群的生活补贴。
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斤分别提高3分、5分和1毛钱,小麦每斤提高3分钱,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