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专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发布时间:2010-03-06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出现在全国两会会场时,历来都是媒体追逐的焦点。经过媒体三四天的轮番轰炸,80岁的他满脸倦意。昨天下午,他从分组讨论的会议室刚出来,老记们蜂拥而上递名片,他一边礼貌地收下名片,一边摇手谢绝采访,“让我喘口气。”

  “扬州啊?!” 袁隆平看到记者名片时,先凑近了细看,又透过老花眼镜放远了端详,惊叫道:“哦……我母亲是扬州人!我是镇江人,外婆家是扬州的。乖乖隆的咚,外婆家里来的记者。”

  在众老记羡慕的眼光中,记者得以与这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一起进入吸烟休息区。专访随着他指间的烟自然升腾开来。

  “外婆家在扬州,我小时候常去”

  虽然相差两辈人的年龄,但因为扬州,袁老似乎立刻与记者成了老相识,拉起了家常。

  “我外婆是扬州的,家在老城里,街道特别窄,只够两辆黄包车会面。现在扬州还有黄包车吗?扬州街道现在应该变宽了吧。我小时候经常去扬州玩。因为我妈妈在扬州长大,她就讲扬州话,我也会说扬州话呢,现在还能说。”

  “乖乖隆的咚,我是扬州的!”他开口来了句纯正的扬州话,说完孩子般仰头哈哈大笑,又偏头问记者,“怎么样啊?还像啊?”

  他的思绪仿佛如缭绕的香烟飘向远方:“好久不去扬州了。最近的一次是1996年,现在变化一定很大了。印象最深的是1948年,那年我才18岁,我还去过瘦西湖呢,现在脑海里还有印象,不知道当年的景点还在不在?”

  听说瘦西湖现在扩大了三四倍,袁老感慨于扬州的巨大变化:“这几年扬州的变化,我也了解了不少,但只是通过媒体关注,扬州已没有亲戚。原来还有一个表姨妈,是我妈妈的表妹,现在也迁居上海了。前几年,我在上海特地与她见了面,都89岁了,见面都讲扬州话。哈哈!”

  “扬麦我知道,程顺和我很熟”

  当记者把话题引向他的专业时,谈兴正浓的袁老仍离不开扬州:“我知道啊,扬州的农业科研水平很高,扬麦在全国很有名气的,可以和我们的杂交水稻媲美。研究扬麦的程顺和,我和他很熟的,上届他也是政协委员,经常在一起的,当时他评选工程院院士,我还大力推荐呢。他研究的小麦品种很不错的,在长江流域有很高声誉。”

  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大幅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不仅为中国解决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创造了条件,也使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广泛受惠。每年,杂交水稻推广面积都在2.4亿亩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当记者问他80岁了在做什么时,这位为全球粮食增产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淡淡一笑:“和扬州程顺和一样在种粮啊。”

  “我曾做了一个梦,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助手在稻穗下乘凉。所以,我在杂交水稻之后开始投入了超级稻的研究。”他介绍说,超级稻是利用杂交优势和野生稻的增产基因实现超级配套。超级稻第一期目标于2000年顺利实现,亩产达700公斤。2004年超级稻二期亩产高达847公斤,提前一年完成目标。

  “我现在努力向超级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冲刺。”袁隆平信心十足:“超级稻按照计划到2012年达830公斤,到2015年达900公斤。现在看来,两年之内亩产达830公斤没问题,争取提前实现亩产900公斤的目标。我希望到90岁时,超级稻争取亩产达到1000公斤。”说完,他爽朗地笑了。

   “转基因研究是发展方向”

  当话题转到时下大家议论较多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时,袁隆平面色严肃,“转基因食品,究竟有没有危害还不能一概而论。”他掐灭手中的香烟,接着说:“我们不能将转基因食品一棍子打死,认为转基因食品都是坏的,有些转基因食品没有安全性问题,像大豆,我们每天吃的豆腐、豆油都是这种转基因食品。水稻和小麦属于碳3植物,玉米、甘蔗属于碳4植物,后者的光合效率要比前者高30%-50%,现在科学家将玉米的碳4基因转移到水稻身上,提高其光合效率。对于这样的转基因品种,我认为就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袁隆平表示,通过转基因技术,人类可以获得更符合自己要求的品质好、产量高、营养丰富和抗病虫强的优良品种,但也可能会造成生物遗传基因污染。“有些转基因食品,特别是抗病抗虫的,要慎重。比如说毒蛋白基因,是来自一种细菌中的毒蛋白。由于虫子吃了毒蛋白可被毒死,因此长期摄入该物质对人是否有害很难说。有些科学家拿小白鼠做实验,小白鼠吃了没问题不代表人吃了也没问题。人是人,白鼠是白鼠,人与白鼠的机体是不一样的。”他认真地说,“这类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是否有伤害,需要长时间的考察,至少需要两代人才能得出结论。国家对这一问题也很慎重,到现在抗病抗虫转基因品种并没有放开生产,仍处于试验阶段。”

  听说扬州大学农学院也在做转基因水稻的实验,他说:“转基因研究是未来发展方向。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转基因技术是分子技术中的一类,因此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如果转基因抗病虫的水稻要人体做实验,我将第一个报名。”袁隆平说,只要两代人不出现问题,就说明这种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正当袁老谈兴再浓,几位端着“长枪短炮”的同行“逼近”,也打断了我们的专访。袁老赶紧起身离去,离开前没忘了说一声:“有机会一定回扬州看看。”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