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亩稻田即将缺水 下月无大雨旱情将加重
记者昨日从重庆市农委获悉,近期我市各地普降小雨,缓解了在土作物的旱情,小春粮油有望获得丰收,但仍有350多万亩稻田缺水育秧、栽秧,大春作物满栽满插面临较大困难。
今年春播进度相对偏迟
“首先要保人畜饮水,再想办法保春播。”长寿区洪湖镇镇长刘勇昨日告诉记者,洪湖镇出现了20年来最为严重的春旱,因为缺水,芦池村等几个村还未进行春耕春播。
受气候影响,今年我市春播相对偏迟。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大春作物播种进度过半。其中“一圈”地区大春作物已播70%,水稻已播90%以上;“两翼”地区大春作物已播30%左右,沿江河谷地区水稻已播一半以上。春播工作总体正常,局部地方偏晚。
下月仍无大雨旱情将加重
“春旱对大春粮食作物播种影响小,播种面积能保持基本稳定,但水稻缺水育秧、栽秧问题突出。”市农委粮油处有关负责人说。
他分析,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特别是机收后没有及时将土地进行耕整,全市冬水田面积较10年前减少了200多万亩。由于干板田增多、稻田蓄水减少,工程蓄水对农业抗旱保灌的支撑能力有限,目前,全市有一半的干板田、黄浑田和水旱轮作田需等水插秧,大概在350万亩左右。
据气象部门预测,3-4月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2至0.4℃,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一到二成。大雨将开始于4月中旬,且降水分布不均。
农业部门预测,如果4月下旬仍无大雨,我市旱情将呈逐步加重趋势,局部地区可能出现严重干旱。因此,要确保大春水稻满栽满插面临严峻考验。
小春作物病虫害减少
近期的降雨让土壤墒情得到改善,有利于小麦和油菜的后期产量形成。
据农情调查,今年我市小春粮食面积稳中有增,油菜面积继续扩大。潼南县油菜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11.1%,总体长势好于去年,预计油菜单产至少增加5公斤。
由于冬季雨水较少,小春作物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较上年同期减了32.4%。市农委有关负责人称,如果后期不发生较大灾害,小春粮油仍有望获得丰收。
专家支招大春抗旱
尽可能多育红苕苗
华龙网讯 (记者 向婧 实习生 李林晋)为了实现大春满栽满插,农业专家们提出了六条抗旱保春播、促春耕技术措施。昨日,市农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对农民加强技术指导。
一是主抓抗旱育秧。局部有水的地方采用旱育秧;无水的地方通过政府组织或者农民通过亲友等方式异地育秧。育好备灾的玉米苗,特别是要尽可能多地育红苕苗,既是大春抗灾的最后防线,也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青饲料。
二是做好延长秧龄等水栽秧的准备。
三是组织机耕队帮助农民耕作整地保墒。
四是着力抗旱保满栽满插。凡是有水的稻田或者耕整后土壤较湿润的田块,都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整田早栽促早发。
五是坚持水路不通走旱路。
六是加强小春作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