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码头打造成为新的粮食中转出海口
发布时间:2010-03-19
嘉兴乍浦港独山港区,杭州湾北岸目前唯一拥有最优良岸线资源的港区,位于平湖境内,前沿水深16米以上,岸线长达11公里,可建码头近30个,是浙北地区重要出海口和海上对外贸易通道。
这就是杭州的“借港出海”口,一条物流经济主线串起了杭州港、独山港。这条线一头连着杭州百姓,一头连着浙北最大的粮食港。此外,今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通过沪杭水路原先运输的大量煤炭、钢材和矿石料等将转道杭州至乍浦港。
作为浙北最大的专业性粮食码头,嘉兴港粮食码头已经开启粮食作业功能。
“首船粮食作业只是一个信号,粮食码头的将来,是杭嘉湖地区百万吨粮食的‘中转站’。”市交通投资集团专家楼慧钧说,嘉兴港粮食码头后方计划建设的内河港池,通过长湖申线、杭申线、六平申线等主干航道相连,将使该码头兼具海河联运的功能。
打通出海口运输成本可以减少到1/6
码头一期工程建成后,今年1月,杭州嘉兴又签署了二期工程合作协议。此后,该码头服务杭州企业的泊位,将从1个增加到4个。
二期工程拟规划建设3个泊位:1个2万吨级泊位位于粮食专用码头的西侧,2个3.5万吨级(兼靠5万吨级)泊位位于粮食专用码头的东侧。码头总吞吐能力将达到13-17万吨级,成为综合经营散货、件杂货和集装箱业务的多用途、多功能港区。
据悉,杭嘉湖地区每年的粮食调入量达30亿公斤左右,而这个缺口还在扩大。楼慧钧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粮食码头既为保障杭嘉湖区域粮食供给安全、粮食市场稳定,也从战略上打通和拓展了沿杭州湾物流大通道。
目前,杭州打通在嘉兴的出海口有了实质性进展。“走水路和走公路的成本为1∶6,现在已有不少企业受益于这个出海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