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齐齐哈尔玉米销售形势不乐观万吨玉米无买家

发布时间:2010-03-20

记者日前在齐市粮食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市余粮销售总体较为顺畅,但玉米销售问题仍然不容忽视,高水分、低等级玉米和等外玉米面临着卖难的可能。

  粮食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全市农民已出售三大品种粮食358万吨,占三大品种商品量的63%,其中水稻已销63万吨,占商品量的88%;玉米已销216万吨,占商品量的57%;大豆已销80万吨,占商品量的67%。

  三大作物中,水稻购销一路顺畅,价格一直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加之日前国家公布2010年秋粮粳稻2.10元/公斤的最低收购价,农民手中余稻可以顺畅出售,也调动了农民今年水稻种植积极性;大豆虽然受进口大豆价格降低、产成品价格下滑影响,当前交易比较清淡,但有3.74元/公斤的国家临储大豆收购价格和敞开收购政策的保障,农民所剩余豆也可以顺畅销出。

  然而,作为齐市重要粮食作物的玉米,销售形势仍不乐观。目前,在全市210万吨尚未销售的余粮之中,玉米占160万吨,占玉米商品总量的42%。而且这些玉米水分高、等级低,使销售压力增大,尤其是80万吨等外玉米目前尚无人收购。

  目前玉米收购价格有小幅上升,根据3月15日统计,甘南潮粮价格为每公斤1.3元、讷河为1.08元、依安为1.1元,其他县玉米价格都有小幅变化,但玉米市场购销不旺。据市粮食部门有关人士介绍,玉米销售出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受南方生猪养殖效益下滑影响,销区玉米购销需求量减少,贸易商不敢入市大量收购。而且,由于目前市场收购价格仍高于国家临储价,国储收购也不能有效进行,目前全市国储玉米收购量仅为30万吨。一些入市的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也只是满足生产需要而进行少量收购。于此同时,受春节前市场价格影响,农民惜售心理仍相当严重,有的还在等待观望,期待价格进一步提升。此外,烘干费用严重不足也影响到玉米收购。由于去年玉米水分大部分在35%左右,有的需要二次烘干,国家暂按每吨50元的烘干费用补贴,与实际需要的110元烘干费有相当大的差距,给收储企业收购带来困难。

  当前,全市备春耕生产已经全面展开,正是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选购维修农机具之时,除各项惠农政策补贴和贷款之外,粮食变现是农民备耕资金的重要来源,玉米销售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齐市始终高度重视玉米销售难题,并做了大量工作。市粮食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广泛宣传政策,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出售余粮;加强对收储企业的指导和监督,确保等内品粮食在国家临储粮收购截止期内不拒收、不限收、不停收、敞开收购;组织国有购销企业加强与外埠客户的合作,扩大粮食外销。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各级政府还应继续努力,抓好当地粮食收购和储存的指导工作,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民朋友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抓紧春播前的时间将余粮适时适价销售变现,同时也要通过过腹增值等方式搞好粮食转化,避免损失。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