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两个小故事看香港人如何做生意

发布时间:2009-09-30

在广州,与一个朋友见面。朋友刚从香港回来,大加感慨:香港跟内地就是不一样。

    我问他:有什么不一样。他说:有太多的不一样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香港人做生意的意识跟内地人就不一样。

    他讲述了他在香港购物的两个小故事。

    他在香港逛街,路过一个书报亭,看到一本时尚杂志,挺吸引人的,拿起问价。摊主说要三十五(港币)。朋友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正色地 跟摊主还价:三十吧,三十就买一本。

    “不行啊,进来还不止三十块呢”,摊主一边说一边随手就递上一包纸巾,说:“三十五,纸巾当赠送好了”。

    在香港,一包纸巾也得一两块钱,朋友想想,也就算了,生意也就成交了。

    后来朋友跟我聊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说:如果在内地,摊主可能就会明确表示三十块不卖,这样两个人就会僵持在哪,最后的结果只有两种, 要么朋友不爽,要么摊主不快。而在香港摊主这里,一包纸巾,就让这笔生意做得非常的圆满。

    还是香港人会做生意。朋友感慨。

    第二个故事是他买眼镜的经历。

    他的眼镜有些近视,一直以来,他都是戴一次性的隐性眼镜。这次去香港,他又到上次他买眼镜的这个地方挑选了十多盒隐性眼镜,并要求 对方打一个折。

    对方售货的是一个年轻人,有点像是新来的,他明确表示没有折扣。

    朋友告诉他:上次自己在这里买的是九五折。

    售货员要求朋友把自己的名字写给他,他可以马上查一下进行确认。

    朋友把自己的名字写给了这个售货员,售货员在电脑里查了起来。不到两分钟,这个售货员把半年前朋友填写的顾客档案调了出来,核对无 误,确认上次朋友就是以九五折购买的。

    这个年轻人马上表示这次仍然以上次的折扣卖给我的这个朋友。这让我的这个朋友有了得到优惠的感觉。他回来跟我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 还觉得挺惊讶的。因为本来他只是隐隐觉得自己是半年前在这家店里购买过,但不能确认,如果对方不去查自己的购物档案,坚持要全价的话,也许自己就会到别的 店去看看再说,这一走就未必会回来了。

    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半年前填写的档案他们竟然保持得这么好,不到两分钟内就给调了出来,这让自己很有成就感,而且还让自己享受原 来的折扣,好象不买都没有理由。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经商故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