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安徽六安有个种粮大户张久佳

发布时间:2010-04-04

     农谚说得好“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清明节前后,春耕已经全面开始,在农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以看到绿意盎然的希望,隐约听见麦子拔节的声音,闻到随风飘荡的油菜花香。这样的好日子里,我们驱车去采访种粮大户张久佳。
刚一下车,果然就听到了张久佳爽朗的笑声:“你们来了,欢迎啊,快进屋。”和想象中有些不太一样,细高的个 子让他看起来很清瘦,结实的身板是辛勤耕耘的报偿,谈吐之间更是有着一股淡淡的知识味,俨然是十里八乡的能人。
一进屋,便看见挂在堂屋最显眼 处的两个奖牌,分别是“金安区十佳农机大户”、“2009年度金安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先进单位”。看着记者盯着奖牌,张久佳笑着打开了话匣子, “其实,一开始我不是种田的,之前我经常在浙江、上海、西安等地搞运输,那时候天南海北地跑,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后来听说家里有人种田种出了名堂, 心里一想,别人行,我也能行,干脆回家种田去,不信种不出好日子。”
        张久佳乐呵呵地回忆起种田的经历。“2003年秋天,我开始回家种地,真是赶上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2004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千年以来的‘皇粮’不用 交了,土地流转又让人尝到了甜头。这下我的干劲更大了,从当初的11亩,一直发展到现在的近150亩,现在一年收入有六、七万呢。”
说话间, 记者观察起他的家,客厅整洁明亮,卧室里立着一台崭新的立式空调,卫生间里瓷砖贴得雅致得体,洗衣机、太阳能一应俱全,院子宽敞干净,两岁的小外孙骑着小 车依依呀呀地玩着,院子里的桂花和香樟树更是给家里平添了一份闲适和惬意。“后院我正在修建沼气池,现在国家提倡清洁能源,到时候烧水做饭就更方便了。”
谈话至兴头,朴实的张久佳一定要带记者去田里看看,绿油油的麦田长势喜人,立在金黄的油菜花海中,花香沁人心脾。从张久佳的谈话中,记者得知他还成立了 金安区莲花农业专业合作社和金安区春雨农机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服务三农为主体,在探索土地流转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当初的7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 90多人,在新品种推广和新型农机具推广和使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机合作社则是一家集农业机械化栽插、旋耕、收割、维修为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惠农达 到1000多户,为实现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在堂屋的墙上,记者一扫眼,看到除了贴 着吉祥的年画,还在显眼处贴着一幅安徽省地图,看着记者疑惑的眼神,张久佳开怀大笑,“你可别小看它,这可是我的‘宝贝’。秋收的时候,我和其他村民开着 三、四张收割机跨区提供农机作业,全靠它给我们指路,你说,这可是好家伙?”张久佳先后添置了2台收割机、2台插秧机、1台旋耕机、还有1台开沟机,价值 40多万元,“我今年还刚买了一台油菜收割机,买农机有补贴,不仅可以自用,还可以出门帮助别的农户进行农机作业创造价值,不亏。”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