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福建省企业抢抓拉美国家签订贸易协定

发布时间:2010-04-17

    近日,厦门检验检疫局象屿办检务科为厦门万国兴商贸有限公司出口秘鲁的61箱价值3075美元的螺丝出具中秘自贸区原产地证书。3月1日《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实施后,螺丝出口秘鲁实现零关税。万国兴业务主管表示,虽然此次申办原产地证书是应秘鲁客户要求,但没想到凭优惠原产地证能获得这么大的关税减免。

    中秘自贸协定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等多领域。我省轻工、电子、家电、机械、汽车、化工、蔬菜、水果等传统出口秘鲁的优势产品,秘方的鱼粉、矿产品、水果、鱼类等产品都将从降税安排中获益。来自省外经贸厅的数据表明,协定实施1个月,福建省对秘鲁进出口6025万美元,同比增长76.78%。

    近年来,拉美国家纷纷与我国签订贸易协定,减少贸易障碍,降低关税,为我省企业开拓拉美市场创造了良机。2006年10月1日,中国-智利自贸协定实施。2007年、2008年,我省对智利的进出口增幅分别为41.01%、37.3%;即使去年,福建省对智利的进出口增幅依然达18%。目前,中国与哥斯达黎加也完成建立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此外,中国已与拉美15国签订经贸协定,与12国签署投资保护协定,与7国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这些协定的签署,也是拉动我省对拉美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那么,福建省企业要如何进一步抓住拉美国家纷纷与我国签订贸易协定的机遇呢?

    厦门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表示,企业要学好、用好自贸区政策。目前,外贸企业对相关自贸区规则还不甚了解,对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的申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被动利用上。而协定税率的享受有一个事先和自愿原则,对不事先提出享受协定税率的进口产品,进口国海关视为进口商放弃协定税率的享受。

    省外经贸厅有关人士认为,企业还应利用自贸区政策积极“走出去”。企业在拉美地区的投资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资源寻求型投资战略,主要投资地是安第斯集团、阿根廷、智利等,主要投资领域是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今后,我省应加快鼓励企业通过参股、合资和控股的形式,直接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农作物种植加工、养殖加工、木材加工、渔业加工等,争取建立我省稳定的海外原材料供应基地。第二类是市场寻求型投资战略,可利用北美、中智、中秘自贸区协定的优惠条件和原产地规则,或利用巴拿马优越的辐射地位,投资巴西、墨西哥、巴拿马、智利、秘鲁等国;并以贸易为先导,适时将一定的加工工序转移到合适的国家,不仅可规避贸易摩擦壁垒,而且可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和关税同盟等有利条件,辐射周边国家。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国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