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新麦囤粮待涨风险大 优麦或成抢手货

发布时间:2018-05-31

因主产区新麦遭受大风、降雨等不利天气,部分地区新小麦产量和质量堪忧。湖北等主产区新小麦虽已收获上市流通,但因质量难以达到面粉企业要求以及采购成本较高,市场主体采购积极性明显不如上年同期。湖北地区20%~30%水分的潮小麦报价为1660~1760元/吨,质量差的芽麦800元/吨都无人问津。

当前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处于低位,小麦加工需求较为疲软,加之面粉加工企业主动降低粮源库存量,国内麦市购销清淡,陈小麦市场价格重心呈下降态势。随着持粮主体库存粮源大量销售,国家临储小麦成为粮源供给的有效补充。

据市场监测,5月下旬陈小麦进厂价:江苏连云港2420~2440元/吨,安徽凤阳2400元/吨,河南新乡2400元/吨,河北邯郸2500元/吨,山东济南2400~2440元/吨。  

麦市面临压力 临储成交下降

今年以来,临储小麦拍卖底价累计下调110元/吨,但从去库存效果来看,不如上年同期。据统计,截至5月下旬,临储小麦累计投放4092.1864万吨,实际成交521.2206万吨,平均成交率12.74%,周度成交均价2391~2510元/吨。其中,2013年产临储麦仅成交0.3663万吨,2014年产成交158.0657万吨,2015年产成交218.0495万吨,2016年产成交125.3269万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临储小麦累计投放5088.45万吨,实际成交688.124万吨,平均成交率13.52%,周度成交均价2492~2522元/吨。

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成交量自4月25日创下2月初以来新高后持续下降,从当时的43.5809万吨降至5月23日的17.0272万吨;用粮主体参与拍卖意愿降低,且区域间成交分化持续,成交区域主要集中在苏皖豫地区。据统计,5月下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7427万吨,同比增加1663万吨。其中,江苏1284万吨,同比高427万吨;安徽1665万吨,同比高374万吨;河南3490万吨,同比高710万吨。苏皖豫三地国家临储小麦占比达87%。  

新麦依质施策 囤粮风险较大

后期随着国内主产区新小麦大批量上市,流通市场小麦供给压力将加大,市场化采购需求难敌供给端压力。由于国内普通小麦供给过剩及质优粮源供给不足,在国内面粉加工行业调结构及托市收购麦价底部支撑效应弱化的情况下,国内麦市优质优价、劣质劣价的格局将进一步体现,内在质量指标较好的优质品种将是面粉加工企业的抢手货。

建议市场主体根据主产区新麦质量情况,对不同品质的新麦采取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在流通市场新麦供给充足而采购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贸易粮源入库所导致的成本增加或难以通过市场价格上涨来消化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