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2010年5月粮食价格行情分析总结

发布时间:2010-06-07

      5月份,国内春播展开并结束,夏收粮油即将收获上市。进入夏季后,粮油不易保存,贸易商出货力度加大,加之政策的有效调控,国内小麦、玉米、 稻米价格趋于稳定;而国内食用油现货价格在期价下跌、需求下降的影响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5月下旬,国家先后出台《2010年小麦最 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和《关于做好2010年菜籽收购有关工作的通知》,意在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市场价格。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略有变化,小麦政策收购 主体由一家增加到三家;纳入财政补贴的菜籽收购企业,不能同时承担菜籽临时收购任务。本月全国粮油批发价格指数中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75,比上月上涨 2.29%;食用油批 发价格指数本月为118.66,与上月基本持平。

    主要粮油品种的市场状况如下:

    小  麦

    5月份,国内产区小麦依旧保持平稳走势,市场供应充足,麦粉消费平缓。托市小麦投放量稳定在448万吨左右,临储进口小麦基本见底。《2010年小麦最低 收购价执行预案》于月底公布,收购主体由原来的一家增加到三家,分别为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华粮物流集团,收购价格水平以及托市收购期限不变。

    一、政策不改行情稳定 天气潮暖面粉承 压

    虽然五月中旬强降雨对我国中南部分省市的粮食生产造成较大压力,但对于我国小麦现货市场,这种影响并没有明显体现。本月,国内主产区小麦市场依旧延续三、 四月份的平稳走势,供需表现较为平淡。从价格上来看,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山东德州、江苏徐州小麦每吨入厂价格分别为2140元、1980元、2070 元、1970元,基本同上月末价格持平。

    由于近日公布的《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中并无前期所猜测那样进一步调整托市收购价格水平,小麦市场静待新粮上市。

    受天气影响,口粮保存难度加大,南方销区纷纷减少面粉的库存数量,产区面粉出库速度相应减缓,价格一直难以上调。而麸皮价格也继续承担下行压力,由于养殖 业普遍不景气,饲料加 工企业对麸皮需求较为疲软,销区麸皮库存积压严重。

    二、交易数量波动走低 成交均价稳中趋弱

    本月,最低收购价小麦周平均投放量为448.7万吨,较上月增加了10.9万吨;周专场平均成交量为68.3万吨,较上周减少18万吨;成交均价为 1871.34元/吨,较上月微减4.58元/吨;平均成交率为15.2%,较上月减少4.5个百分点。月内四次投放量分别为448.2万吨、450万 吨、448.5万吨和448.2万吨,专场竞价交易分别成交74.9万吨、71万吨、59.6万吨和67.8万吨,成交率分别为16.7%、15.8%、 13.3%和15.1%。

    成交量波动走低,成交均价稳中趋弱体现出市场对小麦需求不旺,在面粉消费持续清淡的时期,充足的市场供应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尚有近 2800万吨托市小麦库存,其中河南、山东、安徽留存最多,大约存量为1750万吨、305万吨、250万吨左右。

    三、托市预案正式印发 主体增加价格不变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10]1号文件关于“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今年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小麦收购工作,保护农 民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于5月26日印发《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并就今年小麦收购工作全面部署。

    同往年相比,2010年“预案”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原来仅有一家托市收购主体(中储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中粮集团、华粮物流集团两家集团公司同时作为托 市收购主体。2010年托市收购价格水平是白小麦每市斤0.9元(国标三等,下同),红麦和混合麦每市斤0.86元”。“预案”执行区域依旧是河北、河 南、山东、安徽、湖北和江苏六省,执行期限为2010年5月21日至9月30日。

    同时,“预案”在完善委托收储库点确定程序、规范执行企业行为、强化监督检查和加强对小麦收购工作的领导上也进一步做了明确规定和要求。

    四、小麦出口依旧为零 国际期价持续走弱

    据海关总署数据,4月份我国进口小麦13.142万吨,较上月减少6万吨,主要进口地为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1至4月份累计进口50.42万吨。4月 份我国小麦出口数量依旧为零,出口面粉2.632万吨,较上月增长0.752万吨,1至4月份累计出口面粉6.52万吨,主要出口国为朝鲜。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0/11年度全球小麦产量数据上调了200万吨,为6.6亿吨,也比上年减少1600万吨,即 2.4%。IGC表示,北半球小麦作物状况依然良好,不过欧盟的小麦产量数据下调。欧盟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120万吨,为1.424亿吨。尽管如 此,CBOT小麦在本月依旧表现疲软,震荡走跌,玉米和大豆市 场走软,也给小麦市场带来了比价压力。

    五、预计收购竞争加剧 开秤价格势必高走

    进入六月份,新粮即将上市。由于今年天气原因,主产区小麦成熟期普遍推迟5-10天,如果天公作美,预计全面开始收购将会到6月10日左右。对于后期收购 形势的判断,笔者认为将会呈如下特点:首先,部分地区托市收购或将无法启动。如河北地区,市场价格已经远高于托市收购价格水平,河南北部和山东北部价格也 都在1元/斤以上。其次,开秤价格高开几成定局。今年收购主体的增加、气候原因导致种植成本增加、小麦产量的不确定因素都将导致农民惜售心理严重,产区很 多农民都表示预期心理价位都在1元/斤以上。第三,地区间价格差将再次拉大。由于今年天气灾害频发,导致不同区域小麦产量、质量参差不齐,进而使得收购价 格出现较大的地区差。最后,优质麦价格将明显走高。每一年的夏收期间,各收储企业对优质麦的收购都相当积极和重视,但据了解,受天气影响,今年我国优质麦 主要产区,河北的产量和质量都将有明显下降,加上去年在优质麦播种期间农民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也有所减低,所以可能导致今年优质小麦会出现一轮走高行 情。

    综上所述,预计后期陈麦走势将以平稳为主,但新麦价格将随收购形势的不断深入而逐步走高。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成交量将随新麦上市比例增加而呈箱体震 荡,趋势偏弱,成交均价有所提高,预计将在1870-1900元/吨区间运行。

    玉 米

    5月份国内玉米市场依旧强势,产区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其中华北黄淮产区玉米收购价格突破2000元/吨,并推动南方销区及港口玉米价格稳中上涨,但南北 价格倒挂的格局依然存在。本月国家持续加强调控力量,修改临储玉米交易细则,定向投放临储玉米,并增加投放量,使得国内玉米价格在月底有所企稳。

    一、国内价格再度冲高,南北港口倒挂依旧

    5月份国内玉米价格依旧强势运行。东北产区中等玉米收购价格很快突破1800元/吨,吉林等地的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一度达到1870元/吨;受产区成本推 动,北方港口玉米平仓价持续走高,截至月底,大连港口玉米平仓价达到2000元/吨。华北黄淮产区玉米同样比较紧张,进入5月中下旬后,山东等地中等玉米 收购价格也突破2000元/吨,达到历史高点。去年国内玉米减产仍是此波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诱因。在这种背景下,随着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持续销售, 存量水平下降,而国内玉米进口需求也逐渐显露,市场看涨预期增强,再加上近期农产品价格非理性上涨的刺激,造就了国内玉米价格再度冲高。

    尽管5月份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但在补贴政策影响下,南北玉米价格的倒挂态势依然没有改变。按照目前90元/吨的运费计算,北方玉米到达南方港口的价格 应该在2010元/吨之上,而广东港口中等玉米船板交货价在2070元/吨左右,后期可能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二、养殖经营处境困难,东北交易细则修改

    继4月份国内生猪价格止跌企稳后,5月份再度陷入低迷,各地的猪粮比价纷纷跌破低于6比1的警戒线,一些地区甚至跌至4.8比1,生猪养殖再度陷入困境。 5月20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农发行竞价收储今年第3批中央储备冻猪肉以 提振市场,收储库点分布在山东、安徽、河北、河南、四川、福建、吉林等12个省区。

    在东北地区,临时存储玉米交易细则两度修改,也是为了保证饲料、养殖企业正常经营。由于东北玉米深加工需求比较旺盛,在利润情况相对理想的情况下,抬价收 购原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饲料、养殖业的发展。修改后的交易细则对后期东北临时存储玉米交易的买受人资格、购买数量、用途以及预交的保证金等方面进行了严格 的限制,有利于保证饲料企业健康发展,也能减少投机对市场的影响。

    三、临储玉米交易火爆,调控力度持续加强

    本月,修改后的交易细则并未对交易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东北临储玉米交易持续火爆,而跨省移库临储玉米成交率也继续走高。东北临储玉米三次竞价销售的投放 量分别为80.1万吨、79.95万吨和99.33万吨,成交率分别为100%、99.66%和98.62%,成交均价为1734元/吨、1751元 /吨、1724元/吨。跨省移库临时存储玉米四次分别投放58.65万吨、57.47万吨、57.9万吨和58.34万吨,分别成交42.3万吨、 48.97万吨、52.26万吨和54.14万吨,成交率分别为72.14%、85.21%、90.26%和92.8%,成交均价依次为1864元/吨、 1870元/吨、1891元/吨、1885元/吨。

    目前国内临储玉米存量水平持续下降,市场认为后期市场供需偏紧,通过竞价交易购粮积极性不减。尽管本月东北交易细则规定饲料、养殖企业有资格进场交易,但 由于一些酒精企 业生产过程中仍会产生饲料相关副产品,在资格认证中不好区分,5月底国家也再次明确企业的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有酒精、淀粉等 深加工产品的企业一律不得购买东北临储玉米。同时也将东北临储玉米投放量加大到100万吨左右,预计后期拍卖市场紧张的局面可能会有所缓解。

    四、国内进口因素凸显,或成市场潜在利空

    继4月份美国农业部证实中国进口11.5万吨玉米以来,中粮集团又有30万吨左右的玉米进口得到确认,进口因素逐步显现,贸易商也在积极运作进口相关事 项。对于进口因素是否会打压国内玉米价格,进口量是个关键。2010年中国发布的玉米进口配额为720万吨,其中40%属于私营,既288万吨,而5月底 美国谷物理事会也表示,中国今年已经累计进口美国玉米148万吨。根据国内玉米产需关系来看,目前的进口量尚不能决定国内玉米市场走势,但进口因素应该引 起足够重视。

    从国内外玉米价格来看,CBOT玉米价格低位震荡徘徊给进口提供了有力因素,有消息表示,中粮集团代饲料企业进口的玉米在7月份将会到港,而到港价在 2050元/吨左右,这在后期可能是限制港口玉米价格持续走高的一个因素。

    目前,政策调控的持续加强,玉米进口的影响也在逐渐现象,部分企业适当加快了走货节奏,一些产区玉米价格也出现企稳的势头,进入6月份后,国内玉米价格可 能会在高位趋稳,南方港口玉米价格仍有50元/吨左右的上涨空间。但长期来看供需偏紧的格局仍会催生看涨第三季度玉米行情的心理。后期需要着重关注国家的 调控政策,进口因素以及新季玉米生长情况。

    稻  米

    5月份,国内粳稻米和籼稻米市场趋势逐步一致:呈平稳走弱态势。受天气因素影响和市场调控措施的不断推进,前期一直走高坚挺的粳稻米行情平稳回落,而籼稻 米则维持原有态势未有大的改变。国家三部委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坚决 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促进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安定人民群众生活。大米作 为我国最主要的口粮消费品种,“通知”的出台将对粳稻和粳米市场形成较大的震慑作用。

    一、东北粳稻:供应减少 价格趋于稳定

    受需求逐步疲软、政策性稻谷库存不足、定向销售政策实施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五月份以来,东北产区除大型加工企业仍有开工之外,中小型加工企业开工率严重不 足,粳稻米市场也呈“有价无市”特征。市场价格在前期小幅下落后又重归坚挺,部分地区更有小幅回升态势。如黑龙江绥化圆粒稻谷收购价为2540-2580 元/吨,较上周持平,佳木斯地区收购价为2540-2640元/吨,较上月末涨20元/吨;哈尔滨普通长粒大米出厂价为3800-3940元/吨,佳木斯 为3520-364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

    二、定向交易:成效显著 防范不当操作

    本月,东北临储粳稻周均投放10万吨,每周的成交率都达到或接近100%,成交均价进一步回落并震荡走稳。5月份东北粳稻定向交易成交均价为2231元, 较上月均价回落178.7元。说明在加工企业需求不减的背景下,由于指定了买受企业,竞相抬价的现象大为减少。

    由于定向销售的采购主体没有东北的企业,加上东北产区铁路运力紧张,目前,南方销区大米采购积极性下降。市场传言,有东北产区企业从具备采购资格的销区企 业手中直接“接手”所拍原粮,然后或自行加工或加价转让。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市场价格,但扰乱了定向销售的初衷。

    三、苏皖粳稻:需求减弱 市场行情走低

    随着南方气温上升雨季来临,稻米存管难度加大,市场需求随之减弱。同时,为了稳定价格、保障市场供应,部分销区开始投放储备稻谷,如上海针对11家大米加 工企业,每两周定向销售3万吨储备粳稻;江苏无锡也以开始投放地方储备稻谷,6月份省级储备也将进入市场。受此影响,华东华南地区贸易商稻米出库积极性增 强,市场供应明显改观,价格高位止涨回落。如江苏南京粳稻出库价2740-2800元/吨,较上月末降40-100元/吨,粳米出厂价为 3640-3800元/吨,降100元/吨左右;安徽合肥为2540-2620元/吨,相比降40元/吨,粳米出厂价为3460-3600元/吨,同上月 持平。

    四、籼稻市场:供应充足 行情难有改观

    相比粳稻米市场“有涨有落”的行情,籼稻米市场相对平稳许多。湖南长沙、江西南昌早籼稻价格分别为1920元/吨、1960元/吨,早籼米价格分别为 2800元/吨、2820元/吨,均较上月末持平;湖北荆州中晚籼稻收购价在1960元/吨,同上月末持平,中晚籼米出厂价2840-2880/吨元,较 上月末涨40-80元/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2009年中晚籼稻交易底价提高,米厂加工成本上涨,导致米价小幅走高。

    进入5月份以来,籼稻市场供应量明显增加。首先,国家每周固定向市场投放200万吨临储稻谷,月均成交18.42万吨,较上月减少5.76万吨,月成交均 价为1947.28元/吨,相比上月涨7元。在市场需求不大的背景下,成交量一直难有突破,呈波动下行态势;其次,各省市的地方储备轮出也在向市场源源不 断的输送原粮;第三,由于季节性气温上升,各地经销商开始积极出库,而备货积极性下降。如同小麦市场一样,在供应量充足,而消费量平稳的环境下,籼稻米市 场行情难有改观。

    五、全球大米:产量增长 消费同比提高

    据海关总署数据,4月份我国大米进口2.65万吨,较上月增加0.87万吨,1至4月份累计进口大米11.75万吨,主要进口地为泰国;出口大米6.74 万吨,较上月减少2.26万吨,1至4月份累计出口大米29.1万吨,主要进口地为韩国。

    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10/11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为创纪录的4.597亿吨,比2009/10年度提高1760万吨或者4%。世界大米消耗量(消费 加上其他用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4.534亿吨,比上年提高1090万吨或者2%。5月底,泰国100%B级大米FOB报价为460美元/吨,比上月回升 10美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FOB报价为360美元/吨,比上月回升20美元/吨。

    综上分析,预计六月份粳稻米市场将依旧以稳定为主。东北及苏皖地区粳稻米受季候、需求及调控政策的影响,价格难有回升动力。而籼稻米虽然供应充裕,市场需 求疲软,但受政策托底,进一步下行可能性也不大。同样,近段时期雨水偏多,对于水稻秧苗生长发育带来一定影响,这也对籼稻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