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海南粮食现状不容乐观

发布时间:2010-08-17

  海南的粮食自给率很低,接近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口粮仅为一半左右,饲料粮则完全依靠外岛。这么好的气候条件,这么优越的地理环境,为什么不多种些粮食呢?回答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记得在1988年年底列席省委常委会,我曾亲眼目睹主管农业的常委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年之内实现口粮自给。不料就在此后三年,情况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从前全国老百姓很穷,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热带水果没有岛外市场,往往是上级号召种什么,到了收获季节就烂什么。唯一的对策,就是“党员带头,一家一筐”,香蕉熟了带头吃“爱国香蕉’,菠萝熟了带头吃“爱国菠萝”,价格当然不够高。于是农民得出一个结论,叫做“党叫种啥别种啥”。什么水果也不想种,除了糖蔗等少数经济作物,光种粮食。

小平同志曾经预言中国现代化分“三步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说来也巧,恰恰是在1990年和1991年,有人突然发现热带水果和反季节瓜菜在内地城市走俏了。最初的发现者,是琼海长坡镇的一群退伍兵——个体运输司机。他们三个人驾驶一台大卡车,一人开车两人睡觉,三天三夜把车开到上海,六天六夜把车开到北京。虽说贪官刁民到处收“买路钱”,一卡车青椒仍有2万元钱可赚。附近的农民高兴极了,又盛传起一句话,叫做“司机让种啥赶快种”。

发现了这个情况,省委马上决定:“以运销流通为中心,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用当时主要领导人的话来说,叫做“粮食够吃就得,多种些热带水果和反季节瓜菜,让农民兄弟早点富起来。”

从此,海南的热带高效农业一发不可收,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的增幅,年年位居全国第一。一亩水稻年产值几百元,一亩水果年产值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我见过亩产价值最高的是虾苗养殖,每亩水面居然高达26万元!就专门推荐省电视台去拍摄,大加宣传。

于是自然而然,什么赚钱多就种什么。农民年年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年年调增热带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即使粮食越来越依赖岛外,种植结构的调整也不停步。实质上,就是充分利用别人的耕地,充分节约自己的耕地。这种做法颇受非议,但既使从全局观点来看,也不能算错。中国是一个温带大国,热带耕地极度稀缺,理应 “把钢用在刀刃上”。所以今天的粮食自给现状,完全是理性选择的结果。无论是对海南、对国家,还是对产粮省区,家家都合算,这是真正的“帕累托最优”。我希望,这几句话人人都学会说。

不过样一来,海南也就成了全国对粮价最敏感的省份。国际粮价有个风吹草动,国内粮价就同步振动,即使振幅比国外较小,也会有所感觉。假如振幅大了,海南就首当其冲,比谁都难受。这就叫“祸福相倚”,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今年夏天,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发生大面积旱灾,澳大利亚发生大面积蝗灾,国际农产品口期货市场上的玉米、大豆、棉花、和食糖,价格普遍涨价。8月 5日俄罗斯宣布从8月15日至1年底禁止出口粮食和粮食产品。次日,澳洲饲用大麦价格比7月飙升83%,美国小麦价格比7月飙升49%,一场粮食危机看似 “山雨欲来”。一时间,国际上许多类似海南这样的靠进口粮生存的地方,都成了惊弓之鸟。日本东京的超市甚至开始抢购面粉。

近几天日本许多网站都在引述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戈里的理论:当粮食减产10%时,粮价上升30%;当减产20%时,粮价上升80%;当减产30%时,粮价上升160%;当减产40%时,粮价上升280%。日本人本来就以忧患意识著称,自然不甘束手待毙。

而更令日本人紧张的,还在于国际粮食市场的高度垄断性。世界上80%的粮食交易量,历来被四大跨国粮商所垄断,他们是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在这四家百年老号中,除路易.达孚是法国企业之外,其余统统是美国企业。美国四分天下有其三,是唯一有能力操控国际粮食定价权,获取暴利的国家。而国际粮食市场的枢纽,又偏偏设在美国的芝加哥。有些朋友会说,那是企业行为,美国法律不允许政府随意干预市场。话虽如此,但不信您试试看,倘若有一天国际粮食市场的走势当真对美不利,美国政府保证有办法干预。作为实用主义的故乡,美国人绝不会束手待毙。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不免要纳闷了,为什么我们海南这里一切风平浪静,毫无恐慌迹象呢?原因就在于,我们毕竟是大国之内一小省,“背靠大树好乘凉”。当初加入WTO谈判时,国家就留了一手,没有让粮食市场过度开放。中国四大主粮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自给率极高,基本上与国际市场隔离。所以国际市场小麦一个月飙升了50%,中国才上涨了7.5%。但要是国际市场粮价要是再涨,涨得失去控制,海南和京津沪,就会比全国哪个省区市的日子都难过。

那么,今天我们就能高枕无忧了吗?不,还有隐患。

首先,国家必须管住垄断粮食进出口权的“中粮集团”。万一“中粮”也像央企炒“地王”的那样,咱们这些缺粮户就要吃苦头了。

其次,还是那句老话——“千万别让‘热钱’闻到油腥味”。现在我国流动性过剩,遍地热钱。炒房、炒地、炒黄金、炒钻石、炒大蒜、炒绿豆,已经炒得天昏地暗。假如再去炒粮食,炒出个“粮食泡沫”来,全国人民都会遭秧。

再次,擅长资本动作的境外金融大炒家,开始蠢蠢欲动。至少索罗斯在华囤积淀粉,企图与“中粮”联手抄底一事,媒体已经曝光。在这种形势下,中央政府必须动用一切必要手段,确保粮食“炒不动”,天下才能太平。

所以,海南粮食安全与否,完全取决于中央。粮食领域的现状,恰似我省处境的一个缩影。在中华大家庭内,海南是个能吃上几口偏饭的小儿子。粮食自给率上放咱一马,就是对百万农民的莫大关照。出了这个家门,哪有这么好的事?大哥大姐们个个腰粗腿壮、富可敌国,要是没有国家这个老爸镇住,咱们海南,还有其他几个 “老少边穷”小不点,在家还有好果子吃吗?

别的小事可以糊涂,这件大事必须心中有数:海南农产品的市场在大陆,工业产品的市场在大陆,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主要还在大陆。离开国家的保护,我们人吃马喂的,就是国际市场上的高价粮;车辆使用的,就是国际市场上的高价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前途命运不堪设想。所以海南的开放战略,只有“背靠大陆,面向世界”。(人民网)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