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全球通胀压力下 粮食在劫难逃

发布时间:2010-11-05

      过去半年来,全球小麦和玉米价格已涨了57%,大米涨了45%,糖涨了55%,大豆价格涨到过去16个月来的最高值,肉类产品价格8月上涨至20年来高位。作为食品工业给养的这些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也直接导致了下游产业链的价格上涨,作为普通民众生活必需品的粮食价格狂涨难止,新一轮的粮食危机直逼全球。

      10月初,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由2007年6月的8993亿美元上升到23131亿美元,两年多时间增长了2.57倍。与美国相似,英国央行资产规模增加了近一倍,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也扩张了30%以上。受货币推动,全球市场信心得以迅速恢复,流动性过剩格局重现。

      在流动性的推动下,一方面,全球新一轮通胀重压已经形成。目前全球通胀率略高于3%,这意味着全球实际利率为负值,约为-0.6%左右,通胀率的升幅已经超过了名义利率的升幅。9月份以来,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同期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之差已经扩大0.5个百分点至2.6个百分点,通胀保值国债(TIPS)等负利率债券品种大受追捧,美国通胀预期重燃、欧洲通胀率升至近两年来的最高点,新兴经济体国家通胀更成为新的洪水猛兽:受食品物价大幅上涨带动,韩国、俄罗斯、印度消费者价格攀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

      有迹象表明,一些金融资本正从房地产和复杂衍生品投机中转向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导致国际资本投机炒作粮食期货甚至囤积现货,为躲避粮食涨价给下游企业带来损失,一些国际食品业巨头纷纷利用金融衍生品对冲风险。国际资本正在厉兵秣马,准备新的一场财富大转移。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