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四川农村2457.5万绝贫人口解决温饱

发布时间:2009-09-23

  昨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辉煌60年——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省扶贫办主任赵学谦通报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四川扶贫开发成就。60年来,全省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下降到3.1%以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短短的30年里,我省农村解决了2457.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01年至今千亿资金扶贫

  赵学谦说,全省农村扶贫经历了以下5个不同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村生产力获得一次大解放。到1978年底,全省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由1949年的4389万人减少到2000多万人。

  在1979-1985年的第二阶段,四川率先推行土地“大包干”的农村改革,使农村生产力获得了又一次大解放,到1985年底,全省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1509万人。

  1986年起,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到1993年底,全省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877万人。

  1994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开始实施四川农村“扶贫攻坚计划”,到2000年底,全省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308.2万人。

  从2001年至今为我省农村扶贫第五阶段。省委、省政府2001年制定并开始实施《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8年多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各级财政、各行各业、扶贫社团、社会各界等,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各类扶贫资金达1003亿多元。

  50多万人口走出“地域致贫”

  最近8年多来,我省解决了142.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绝对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1%以下;提高了529.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以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为标志,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一举全面解决,农村扶贫进入了一个低保救助和扶贫开发双轨运行的新阶段。

  从2001年至今,人畜饮水工程累计解决了贫困地区570万人、5052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移民搬迁项目使全省12万户、50多万贫困人口走出了高寒山区、深山区、石山区和水淹区,摆脱了地域致贫的桎梏。

  全省还实施教育资助行动,2007年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做到应免尽免,解决了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上学难问题。2008年全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中334万贫困人口参合;全省75.8%的贫困村有卫生室。

  记者 熊德壮 实习生 庞智 张维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