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别为了一时的利益 断送了中国水稻的“前程”

发布时间:2010-12-08

      今年4月14日,在中国最重要的水稻种植地湖南和湖北的种子市场上发现了正在违法出售的转基因水稻种子。在湖南、湖北、福建也发现了非法转基因大米的销售,广东也发现了粉制品里面有转基因成分,监管漏洞令人担忧。

      其实,早在2005年就发现湖北出现了转基因水稻大规模的非法种植,有人怀疑种子是非法从华中农业大学实验室流出来的。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对于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时间表,整个生物安全的研究数据,都没有公开,“我们的主粮怎么了”,这个问题没有官方答案。

      目前,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监管条例,主要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由国务院颁布农业部具体实施,管理条例其实已经涉及转基因的研究加工生产进出口等各个领域。

      中国最接近商业生产的八种转基因水稻,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国外专利,去年BT63,我们发现华中农大的这个水稻至少涉及11到12项专利,涉及很多方面,我们回过头来看专利持有人是谁,发现主要集中在孟山都这样的公司手里。一旦国家批准商业化种植,可能会面临国外专利持有人通过专利控制的手段来威胁粮食主权安全的担忧。

      即使有关的专利没有在中国获得授权,专利的持有人同样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实现控制。例如在阿根廷,孟山都公司并没有为其转基因大豆申请专利,不过自上世纪90年代阿根廷开始种植转基因大豆,孟山都公司已经完全控制该国的大豆生产,阿根廷99%的大豆都是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现在转基因种子一般比常规种子贵2-4倍,更为严重的是,现在阿根廷几乎无法获取非转基因的种子。

      在中国,我们也看到一些种子公司加大在中国的布局,我国一旦商业化种植涉及国外专利的转基因水稻,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专利持有人的制约。转基因种子价格的上涨将使得农民的生产成本大增,我国主粮的控制权也会落入他人之手,粮食主权和安全将面临巨大的威胁。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将导致中国丰富的水稻基因资源的流失。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