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在石油、粮食等商品价格稳定达成一致
发布时间:2011-04-17
      
        2011年二十国集团(G20)第二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发表的公报说,为了强化二十国集团旨在推动外部可持续性的“相互评估程序”,会议已就一揽子指示性方针达成一致,完成了解决全球经济失衡工作的第一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
    公报说,二十国集团现在已发起了这一程序的第二步行动,将深入评估经济不平衡的性质和阻碍调整的根本原因。
    目前,全球复苏范围继续扩大,复苏的自主性不断增强,私人需求增长日益强劲。但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近期西亚北非紧张局势和日本地震导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会议同意采取必要措施巩固复苏势头,落实已有承诺,共同应对当前的挑战。会议同意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维护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稳定,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体系、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在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标、规定和原则的基础上就动员气候变化各种形式的资金进行研究。
    会议经过充分磋商,就衡量过度失衡参考性指南一揽子指标的量化方法和标准达成一致。衡量失衡的指标为2月中旬G20巴黎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讨论确定的六个指标,即衡量内部失衡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私人储蓄率和私人债务指标,以及衡量外部失衡的贸易账户、净投资收益与转移账户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