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生态农业很缺钱

发布时间:2009-11-03

 本报记者 史颖
  
   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资源少、水资源紧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集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于一身。就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有关问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为农。王为农建议:增加生态农业建设投入,确保生态农业发展得到足够的资金。
  
  成效显著但发展水平还不高
  
   记者:请您谈谈,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成效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王为农:简单地说,生态农业就是吸收传统农业的精华,借鉴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步优化,促进生态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生态农业理论指导体系、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建设体系和生态农业保障体系。已在全国各地建设和发展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生态农业。尽管我国发展生态农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速度还不快,水平还不高,规模还不大,同国外相比差距明显,主要原因是:
   ――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认识普遍还不高,许多地区对发展生态农业还不重视,没有把它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来看待。
   ――从中央到地方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财政资金投入还相对比较少,特别是一些具有发展生态农业条件的地方,往往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资金短缺状况比较严重,社会资金或民间资本也因为经济效益不突出而很少用于生态农业建设。
   ――从全国范围看,发展生态农业还没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基本停留在县域甚至更小层面展开,许多省级甚至市级层面还没有把发展生态农业放到经济建设的总体考虑和安排中,即便是在县域范围内,也由于经济总量水平不高,集中的力量和配备的条件不够强大而难以很好发展。
   ――省市县的相关政府部门对生态农业给予的支持还相对比较弱,导致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
  
  财政支持很重要
  
   记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发展生态农业有哪些国际经验可资借鉴?
   王为农: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国外发展生态农业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从各个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历史还是从现状来看,均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政府财政支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年政府都拨出专项资金以发展生态农业,对实施生态耕种的农场进行补贴,既保证了农民的收入,也刺激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二是各国都非常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的研究,成立了许多大学、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培养大量的科研人员。同时,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组织工作,机构健全,并以现代化科技为依据,把科研与教学、推广密切结合起来,所有这些,都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通过市场引导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提高了食物的质量,同时也保护了环境,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市场逐渐成为食物的“主流”市场。
   四是政府加强培训、信息服务及观念的推行。各国政府在对生态农业这一跨学科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同时,也建立了许多的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为农民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使农民真正地理解生态农业可以促进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和特点,使消费者对生态农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让生态农业家喻户晓
  
   记者:您认为,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我国现有的政策需要做哪些调整和完善?
   王为农:从目前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情况来看,除了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完整、系列的专项鼓励支持政策外,还必须:
   ――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做到人人知道生态农业,个个重视生态农业;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知识。
   ――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对各级农业领导干部,重点普及和培训生态农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管理经验。
   ――全面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包括高效立体农业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农作物间、混、套、复、轮作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再生技术和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技术,等等。
   ――加强法制建设,制定相关的法规。以此规范、引导和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
   ――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因地制宜规划好建设项目,确定符合实际的目标与标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指导生态农业建设不断前进。
   ――加强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对一些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对一些简单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在理论上进一步总结提高。
   ――按照国际化标准建设生态农业。以保证生态农业的产品质量,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管理工作达到现代化的水平。
   ――增加生态农业建设投入。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专项支持,确保生态农业发展得到足够的资金。
   ――尽快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着重研究自然生态环境补偿和污染受害者补偿的方法,制定不同污染种类和污染程度及损害程度的补偿经济标准,以及农业生态补偿的操作规程。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

下一条:农业节水有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