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60亿元资金投入农业 500温商乐当“农企老板”

发布时间:2009-11-08

昨天下午,浙江康顺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阿叨,像往常一样来到财务室巡视,看到当天卖了300头猪所得的45万元在验钞机里一张张跳过时,脸上乐开了花。从事房地产行业20多年的潘阿叨,现在说起“养猪经”,是一套一套的,他对这一行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房地产老板去养猪,鞋业老板加工泡菜

,建筑老板种植马蹄笋……如果时间倒退十来年,估计我市没有几个工商业老板愿意这样做,可如今愿意把资金投入到农业领域的工商业老板越来越多。市农业局日前做的一份名为《温州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如今,我市已有500多名温商,把60亿元资金投入农业领域,乐滋滋地当起了“农企老板”,被诙谐地称为“农二哥”。

    今年54岁的潘阿叨,2007年底加入养猪行业,他和合伙人先后投入1800万元,建起占地面积52亩的猪舍。上个月,刚刚出栏了1900多头猪,现在猪舍存栏的猪还有5000多头。

    今年8月份,潘阿叨又在乐清包了200多亩荒地,引进台湾红蜜柚。他说,农业领域投资时间虽然长,但回报稳定,坚持做下去,回报肯定不低。

    记者了解到,很多工商业老板,涉足农业领域五花八门:苍南县藻溪镇的郑计用,多年在西北从事建筑行业,之后回乡承包了1000多亩荒山,种植马蹄笋,并创办温州安盛食品有限公司;永嘉的徐林,原来从事饮料和房地产行业,2005年投资创办浙江楠溪江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从事粮食系列产品加工;去年刚涉足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温州东瓯食品有限公司,原从事流通行业,去年一次性投入农产品加工资金就达3000多万元;做了好多年皮鞋生意的叶周松,成立了温州市高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做“山农泡菜”……

    市农业局局长方勇军认为,最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加大,我市也出台了不少农业优惠政策,鼓励在外创业的温商回来投资,这让许多温商尝到了甜头;随着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的功能也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休闲等多种功能转变,客观上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了解,我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很多还处在“小打小闹”阶段;如今,很多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普遍实行公司化运作、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刘彩玲)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