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获专家好评

发布时间:2009-11-08

  本报海口11月8日讯 (记者周月光)

  过去三年,中国与德国合作,共同实施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项目,探索保护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机制。11月7日至8日,中国南部山区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国际研讨会在海口召开,与会专家高度评价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海南属热带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表现出极高的农业生物遗传多样性,是中国农业物种最富有的地区之一,是世界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但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传统作物种植不断减少,甚至不再种植,一些物种濒临灭绝。

  2006年6月,中德两国政府共同签约,开展中德技术合作,选定三亚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市的6个自然村,实施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项目,着力破解保护与发展之间矛盾。

  负责项目实施的德方专家吴敏乐说,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取得多方面成果,效果良好,最令人称道的是,展示了海南极为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唤醒了人们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据介绍,项目实施以来,共培训农民2675人次,培训各类项目管理人员110多人次,使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项目区农民和各级管理组织的自觉行动。

  通过对农民保护和利用当地物种进行直接补贴,使农民不再砍山毁山,而是自觉封山养山,并逐步恢复传统物种的种植,如山兰稻种植由2个品种增至8个。

  省农业厅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陈廷源说,项目实施虽然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增长缓慢。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未来目标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开发和利用当地物种,探索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长效机制。

  (南海网-海南日报 周月光)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