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为加快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省委提出农业发展“四个一批”的战略思想,即5年内在全省培育出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有影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批在同行业中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一批产值过五十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大县。全省农业部门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省委关于“四个一批”的战略决策,找准突破口,抓住着力点,大力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省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整体素质、综合效益、科技含量、产业化程度都有显著提高。但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比仍然有差距。1990年至2008年18年间,湖北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大多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冷静分析我省农业发展现状,我省农产品优势、资源优势明显,但是总体上农业竞争力不强,农业特色没有凸现。与兄弟省份比较,除思想观念的原因外,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农产品产业链条不完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在龙头企业发展、加工园区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存在差距。
当前农业发展面临很多新的变化,全球化、城镇化、产业化的步伐加快,给“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是消费需求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对农产品生产及其质量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保农产品供给、保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政治任务,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目的。其次,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影响也正在显著加剧,农产品价格波幅加大、周期缩短,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也在加大,这些因素均对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带来不利影响。第三,是农业资源的破坏以及农业环境的影响,对农业持续发展的约束性增强,农业增产丰收困难增加,农产品安全特别质量安全问题凸现。
因此,传统农业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变化的需求,必须改造传统农业,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在更高层次上保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保障农业资源持续利用。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创新务实
贯彻落实好“四个一批”的战略部署,农业部门首先要调整好思路,转变好观念,在思想上、在工作方法上、在行动上尽快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
一要转变农业发展理念。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已经置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跳出农业抓农业,用现代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把现代工业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引入到农业领域,大力改造传统农业,加快现代农业步伐。
二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过去只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协调发展转变,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湖北农业的发展必须要在农业结构优化上下工夫,必须要在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上下工夫,必须要在降低资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上下工夫。
三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通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家庭农场等各类市场主体,逐步将农业从小农经济的家庭经营向企业经营方式转变。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建立大市场,促进大营销,以销促产、以销增收,搞活农产品流通,提升农业市场化水平。
四是转变聚集社会资源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多方面、多渠道吸纳各种要素,向发展现代农业聚集。要抓住当前社会资金充裕的机遇,制定产业引导政策,创优发展环境,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争取方方面面投入,建立起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渠道。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构建高效的产业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作支撑,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五大体系”:
一是农业产业化体系。产业化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培植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企业与农户、与基地的利益连接,开拓农产品市场,延长产业链条,建立产加销、贸工农一体,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紧密联系的产业化体系,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我省农户平均经营规模很小,农业进一步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受到很大的制约,这就迫切需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突出两个重点:首先是优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全服务网络,覆盖各个产业、各个环节,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其次是发展民间各种经营性服务组织,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化服务。
三是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从我省的情况看,优势是我省的科研机构、农业专家和科研人才比较多;劣势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不尽完善,在乡镇最需要的地方,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下一步,一方面要加大与省内农业科学院所的联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要落实和完善好乡镇农业技术服务工作,解决农业技术服务在基层难以落实的问题。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要抓住当前发展机遇,加快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逐步完善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起省、市、县和农产品集中产地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生产者上心、消费者放心。
五是农业生态文化体系。要针对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资源,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先导作用,加快无公害、绿色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开发、推广步伐。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扩大生物肥料、农药覆盖面,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