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粮食“八连增”该是补贴农民的时候了

发布时间:2012-03-11
    去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但“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依旧让人忧心。有政协委员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疾呼:“到了该补偿农民的时候了!”。

    “1亩小麦平均能收800斤,每斤1.02元(人民币),共收入816元,买化肥180元,耕地、播种、收割150元,浇水三次要105元、农药50元……”全国政协委员、70岁的河南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用浓重的河南口音在两会上“诉苦”:农资价格猛涨,而粮价涨得太少,种田不划算,农民有意见。

    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表示,种粮每亩纯收益不过区区7.5元,良田抛荒的现象在同为农业大省的湖南普遍存在。

    尽管中共每年的“一号文件”连续9年锁定“三农”以示重视,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官方陆续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等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但大量农民仍选择离开土地,到“十一五”末,涌入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已达2.42亿人。

    “城乡收入比例一般统计为3.4:1,加上城市居民的各种补贴,实际将近5:1。”全国政协委员刘江警示说,这是非常危险的数字。到了该补偿农民的时候了!尽管政府一直在加大支农力度,但仍然不够。刘江建议为农民切出两块“蛋糕”:调整国家预算,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国有企业也应拿出部分纯利润给农民。而袁隆平的建议更具体:政府应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可以通过高价收购、平价销售的方式,稳住粮价,提高农民收入。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