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农业信息化推进年活动成效明显
2009年初,宣城市启动农业信息化推进年活动。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发了宣城市特色农业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建成宣城家禽网、竹业网、养猪网等行业信息网站,建立了20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在“信息化推进年”活动的推动下,全市已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电话、宽带,全市建立了市、县、乡、村4级农业信息网站157个,进一步巩固完善了“农民万事通”12316为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一是帮助龙头企业准确了解市场信息,部分企业实行了网上交易,如詹氏公司今年1-9月份通过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额达300多万元;二是提高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通过软件应用,建立了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宣州区新科养猪合作社用上了“畜牧业养殖协同管理信息平台”,数据采集和录入逐步由生产环节向加工、流通环节拓展,实行生产、加工、流通全程的标准化和精准化,大大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三是帮助企业、合作社等生产单位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
促进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泾县大众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掌握了解肉鸡及苗鸡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和价格波动趋势,指导合作社社员和周边养殖户及时调整养殖规模,在今年五六月份价格低谷期减少养殖规模近20万羽,挽回损失40万元,6月份以来新引进了4万羽苗鸡,抓住市场恢复的机遇,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益。
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通过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全市土地流转工作呈现“信息引导、速度加快、形式多样、典型众多”的良好态势。到9月底,全市耕地流转面积达到24.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土地流转后实行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提高了农民综合收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电话、培训等手段把农业实用新技术送到农民手中。上半年,全市共举办水稻机插秧培训班61场次,培训农民3000余人,建立水稻育、插秧示范点35个,召开水稻机插秧技术现场会32场,观摩人员近2万人,通过免耕、直播、轻简、抛栽、机插秧等新型栽培技术广泛使用,节省了大量劳力和投入成本。
培育造就了农民信息员队伍。1-9月份,全市针对农业专兼职信息员开展信息应用技术培训30余场次,参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受训者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在信息应用人才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联动推进下,一批质素高、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民信息员脱颖而出,有的成为联系农户的农民经纪人,有的成为专业农户,有的创办起农业加工经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