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开发拉动佳木斯现代农业
□李俊羽 田宏文 本报记者 叶晓阳
如今,农业开发成为佳木斯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佳木斯市抓住国家重视“三农”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扶持力度,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面提升农业开发整体水平,特别是对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区”带“五业”强势崛起
针对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近年来佳木斯市农业开发逐步把工作重点向市区倾斜,围绕佳木斯市周边,发挥城乡结合的优势,整合农业资源,做大做强农业开发项目。结合佳木斯市四个市辖区的实际,围绕打造现代农业综合示范核心区,建设城郊型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农业,农业开发重点扶持“五大园区”。
一是东出口10万亩高标准水稻示范园区。发挥东风区建国乡、松江乡毗邻佳抚公路和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高标准建设东出口1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促进该地区水稻良种产业提质增效,辐射三江平原。项目计划每年建设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亩投入标准1200元,中省每年投入1200万元,三年投入36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佳木斯市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的亮点,成为我省最大的水稻良种繁育高标准示范核心区,将带动整个三江平原优质水稻全面提档升级。
二是西出口敖其民族风情园区。敖其村是全省确定的20个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之一,今年已经为敖其村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100多万元,其中农业开发直接投资200万元,建设拥有100栋棚室的高标准蔬菜示范园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一流、省内领先”的集生产生活、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三是南出口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农垦科学院、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和农业职业学院的人才和技术聚集的优势,打造三江平原最大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立项实施了1000吨优良种子加工繁育项目,争取中省投资140万元,极大地提升了佳木斯分院的种子繁育能力。
四是江北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将通过农业开发的贷款贴息和财政补贴政策,吸引更多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为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
五是城市周边蔬菜种植园区。以郊区长发镇南长发村、平安乡佳新村、西格木乡平安村、东风区松江乡模范村、向阳区和平村、前进区南岗村等为重点,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打造争取对俄出口蔬菜示范加工园区项目,提高佳木斯对俄出口蔬菜的知名度,提升佳木斯市农业的外包产业。
在园区的拉动下,佳木斯市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大豆、玉米、水稻、生猪、奶牛出现新的发展主升浪,粮食总产再获大丰收。
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推进有力
佳木斯市农业开发在第二轮(2009—2010年)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中,标准高,起步早,郊区南长发村、同江红旗村、抚远双胜村和桦南西柞村4个村,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240万元。帮建南长发村完成蔬菜园区的第四期续建,帮助村里做大做强绿色蔬菜产业。今年在村南的机动地上续建两栋温室,使蔬菜园区内温室的数量达到14栋,为10栋温室安装供暖设备,改造14栋大棚,改造和维修管理房一处,种植垂榆500株,并进一步完善了园区内的各项配套建设。
佳木斯市的农业开发项目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汤原县的汤旺红旗水稻基地、永竹烤烟基地、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等项目;同江的富国优质大豆生产基地、永利玉米生产基地、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东部地区良种繁育等项目;桦川的东河乡优质大豆基地、创业乡优质水稻基地、油脂加工扩建、谷大优质水稻高产示范园区等项目;郊区望江镇格节河水稻基地、西格木乡蔬菜基地、平安乡凯歌水田改善、冬梅豆粉加工等项目;富锦的长安麦豆轮作、长安镇优质水稻基地、锦山镇烤烟基地、生猪养殖扩建等项目;抚远海青乡优质大豆基地、别拉洪乡优质大豆基地、海青海滨农机合作社、鲟鳇鱼网箱养殖等项目;桦南的梨树乡水田改善项目等都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