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和自治区农发办的大力支持下,河套灌区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从2008年开始立项实施。这个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变河套灌区农业生产面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这个项目高度重视,作为贯彻党的农村工作政策的头等要务来抓,给予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两年来,改造中低产田面积100万亩,总投资69500万元,项目进展和实施顺利。前不久,自治区农发办组成专题组对我市部分旗县的实施项目做了专项检查,肯定了成绩,发现了问题,并提出许多宝贵建议。
项目问题
——项目规划设计方面。一是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如前旗乌拉山镇2008年项目区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原设计方案,前旗井灌项目区规划图与实际不符,主要表现在井的分布和数量、渠道分布等方面与实际有出入;二是有的项目区设计与行业规范设计不符,如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2009年项目区,同一渠道井黄灌溉流向不同,双排地埋管道没有起到节水作用;三是旗县农发办的工作包括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组织施工、工作量过大,规划设计难以做到细致、合理;四是农发办对设计方案审查不严。
——部分项目区建设标准不高。乌拉特中旗中低产田改造部分项目区存在道路不平直、防护林成活率不高、林网网格过大、井与井房不配套等问题,没有达到田成立、林成网、路相通的标准。如:中旗2007年德岭山镇项目区,项目区有26眼井,其中只有10眼井有井房且标准很低,没有起到防护作用。乌加河宏伟2008年项目区,农防林设计在排水沟里,成活率很低。
——部分项目区有工程毁坏的问题。中旗2007年乌加河项目区衬砌渠道损毁严重,出水口、井房也有毁坏现象。
——部分项目区尾欠工程较大。如前旗2007—2008年部分项目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尾欠工程,主要是林路和田间积土尾欠工程较大。两旗2009年土地治理项目区普遍存在大量尾欠工程。
整改意见和建议
项目区总体规划和设计有待提高。一是要做好前期工作,规范设计一定要在核准现状的情况下完成;二是按照行业规范进行设计;三是井灌区和进行大破大立的黄灌区要聘请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四是市农发办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审查,包括到实地核查。
为了进一步做好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特别是对黄灌区渠沟配套建设重点应做必要的研究,建议市农发办和水利部门协调,明确各自建设重点,以便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达到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的立项要求。
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加强工程管理和管护。要在2010年5月底以前全部完成尾欠土方工程,要加快土地平整和渠沟疏通、整形的任务;造林任务未完成及成活率不高的要进行弥补和完善;损毁的工程要抓紧修复。鉴于全市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规模大,每年形成固定资产较大的情况,建议旗县成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管护执法队伍,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建议市农发办积极协调审计部门,定期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进行审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和规范招投标和监理工作,提高招投标和工程监理比例,规范操作。
严格县级报账制管理,规范报账手续,尤其要注意把县级报账制与规范项目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在资金检查中发现,项目旗县在产业化经营项目中大量购买了种母畜和种公羊,在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中大量购买了玉米种子、葵花种子及化肥,账务处理中附加了种畜、种子分发领取花名册。建议项目旗县今后制定发放原则和发放标准,确定受益人群,并对发放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科技推广项目实施结束后,应对科技推广实施内容进行测查和验收,确保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效益。
财政和农发部门应积极协调,保证财政资金按工程进度拨入农发报账专户。市、旗两级要在2009年12月底前足额落实欠配套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配套资金,保证项目按期施工、竣工,如期发挥效益。
建议尽快查明停留在市本级的呆账核销资金原因,将占用的呆账核销资金如数下达各项目旗县,把应核销的债务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