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安丘45万亩基地筑起绿色农业屏障

发布时间:2009-12-07

  人民网潍坊12月7日电  初冬时节,在安丘市石埠子镇冢头村的草莓大棚内早已是春意盎然。农民鞠会章正在忙着给草莓授粉,劳作之余,他兴奋地告诉笔者:“今年气温高,俺的头茬草莓再过几天就可以上市了。”

  安丘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市,被誉为日本、韩国的“菜蓝子”。2007年6月开始,该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从生产源头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企业自属基地、农民农场基地、农民与企业合同基地,规划建设标准化基地45万亩。

  发展企业自属基地,让农产品出口不再有风险。当前,众多的贸易壁垒,让安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认识到:依靠市场收购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产品出口承担很大风险。只有把企业车间前移,建立自属基地,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安丘外贸食品公司是当地知名龙头企业,农产品年加工出口能力10万吨。这个公司针对菠菜、草莓等农产品出口量大、依靠农民种植风险高的情况,在兴安街道七里沟及石埠子镇等地分别建立了八大种植基地,从种苗培育、化肥供应、病虫害防治等全部实行封闭性管理,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保证了出口安全。

  发展农民种植农场,开通农场与企业间“绿色通道”。针对企业建立自属基地投资大、管理困难的问题,这个市积极发展农民经营的农场基地,农场与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生产农产品全部销售给企业。金冢子镇农民冀风高发展的农场占地360亩,聘用30多位农民作为“种植工人”,种植菠菜、甘蓝等农作物,每年向龙头企业提供农产品3000多吨。种植农场,让出口龙头企业减免了基地建设成本,又保证了农产品供应。

 依托农民合作组织,打造农产品绿色生产链条。这个市依托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合同基地。凌河镇大儒林村新儒蔬菜公司产销专业合作社就是由200多位农民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在它的帮助下,这个村的农民与安丘鑫龙食品公司签订了种植合同,建立了200亩的大姜基地和150亩的大葱基地。农民负责农作物种植,公司为基地配备专职植保员,为基地建立管理档案。合同基地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加强“三个基地”建设,安丘让出口农产品有了安全保障。今年以来,这个市农产品出口创汇1.2亿美元,实现了逆势上扬,并被确定为“中国蔬菜出口第一县(市)”。 (李福存) (本文来源:人民网 ) netease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

下一条:地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