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生态农业步入科学发展快车道
玉米秸秆青贮喂牛、牛粪发酵作肥种菇、给果树“戴护膝”防虫、用三叶草肥田杀草“铺地毯”…… 如今,生态农业在西秦大地遍地开花,学习实践活动引领陕西宝鸡市生态农业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获得城市,宝鸡市近年来把壮大生态农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逐渐形成了太白蔬菜、眉县猕猴桃、陇县苹果、千阳奶畜、双孢菇、凤县辣椒等特色农业品牌,无公害农业大戏唱响宝鸡。今年,宝鸡市各县区借助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东风,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科学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在位于千阳县文家坡乡曹家塬村的千星现代农业示范园,高效设施食用菌栽培、牧场式绿色畜牧养殖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无不凸现出地方特色和创新经营理念,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实现了共赢。说起在曹家塬投资的原因,千湖菇业有限公司投资人遇亮指着立体架上白花花的幼菇和黑油油的培植土,毫不掩饰地说:“千阳传统农业和畜牧业都很发达,尤其是原材料牛粪非常丰富,每年需要的3至5千吨干粪不成一点问题。”千阳县多经办主任谢宏伟补充说,千阳县现有奶牛3.9万头,每年消化掉玉米杆或带棒青贮饲料10万吨,这些玉米、小麦的副产品成为奶牛的主饲料,牛粪又为双孢菇生产提供了天然有机肥,千阳县已多年没有焚烧麦茬和玉米秸秆的现象了。现在千湖菇业投资建起的10个棚,从9月中旬开始到第二年6月上旬,每天采菇1000公斤,目前每公斤市场批发价6.5元,零售价在12到16元,前景非常看好。
在陇县牙科乡梁甫村优果示范园,被群众称为苹果专家的村主任梁军成正在给20多名果农示范剪枝技术。指着果树主杆中部的一圈“纸护膝”,村支书梁志芳自豪地介绍,村上1870亩苹果树,每棵都戴有这个学名叫诱虫带的“护膝”。皮下越冬的卷叶蛾、绵蚜等害虫钻到护膝产卵越冬,待其休眠后解除烧毁深埋。该县宣传部一位负责人介绍说,陇县苹果的肥料全部用的是三叶草,春季撒种夏季割叶秋季深翻,以草防草追肥。在今年10月的宝鸡市苹果评优会上,牙科苹果能获得优质奖,无害化“护膝”防虫、植草追肥就是最大功绩。(李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