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粮食网手机版

能不能让种出好大米的农民先富

发布时间:2016-09-07

    东北熟,天下足。在东北谋求再次振兴的大背景下,说出这句话,东北人还是有底气的。

    从东北粮食主产区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到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首次超过传统粮食大省河南,坐上全国产粮大省头把交椅的时候,“东北熟,天下足”的迹象更加明显。梳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东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19.3%。跟实现“十二连增”起始年份2004年,东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15.7%相比,增加了将近4个百分点。

    这也意味着,中国粮食生产格局调整中又一次出现了标志性的变化。从宋朝的“江浙熟,天下足”,到明朝中后期的“湖广熟,天下足”,以及此前的“中原熟,天下足”,到如今已经演变成“东北熟,天下足”。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平均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的东北粮食主产区,也让“南粮北调”成为历史,代之以“北粮南运”。

    其实,伴随国内中产阶层群体崛起,一股日益壮大不容小觑的购买实力正在全球购,比如邻国日本的大米和电饭煲。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吃饱”,而是需求“吃好”,他们有实力也愿意为真正的好产品埋单。这传递到供给侧端,就亟待改变当前国内低价竞争的模式,需要用匠人精神,以追求极致产品作为导向,进行全产业链的改革,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梳理东北三省公布的官方数据,三省常住总人口为1.09亿,农村人口为4231.8万,约占38.8%,也就意味着有将近四成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如果他们能够认识到需求侧已经发生变化这一点,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对于寻求转型之路的东北来说,意义就不可谓小。

大粮仓的形成

    据新华网报道,从我国粮食生产历史和当前国家为粮食安全所做的各项举措来看,东北地区始终处在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作为我国最大的玉米、优质粳稻和大豆产区,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粮食调运和商品粮储备基地。

    按照粮食总产量排名,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一,吉林省第四,内蒙古第十位。数据表明,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增长2.4%。东北四省区的粮食总产量比2014年增加519.5万吨,占全国粮食增加量的36%以上。

    东北地区的粮食除了供本地使用外,大部分销往华东、华南和华北等地区,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说,中国目前粮食调出省(区)只有5个,而东北地区占3个。这个区域已经成为中国“北粮南运”的粳稻、玉米等商品粮的供应地,东北的粮食外调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

    产量的大量增加,在于玉米、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极大提升了粮食产量。

    数据显示,2000-2015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增长65.3%,单产增长28.2%,总产提高111.9%,年均分别递增3.4%、1.7%、5.1%。玉米面积占全国粮食面积的比重由21.3%上升到33.6%,产量占粮食总产的比重由22.9%上升到36.1%,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74.5%。

    值得关注的是,生产持续超常规增长的政策因素——临时收储政策。

    价格支持政策的大幅度提高,与大豆等竞争性作物比较,玉米的比较收益明显提高。在2012年,粮食总产量第9次连增的时候,玉米产量首次超过稻谷,跃居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习银生提供的数据,执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2007-2014年,玉米面积增加了38.1%,产量增加了69.5%,分别比全国快12.3、27.9个百分点;占全国玉米面积和总产的比重分别由36.5%、36.5%上升到40.0%、43.7%,主产区的地位更加突出。

    至于水稻,虽然也有最低收购价,但是市场给予的信号更强,直接影响着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以吉林为例,该省有大米这一“白金名片”,由于吉林大米的品质已经得到市场认可,价格远高于最低收购价,90%的粳稻都选择流向市场,政策性粳稻收购不到12亿斤。顺着这个思路,吉林省准备通过3到5年的时间,将“吉林大米”打造成中高端大米的品牌。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曾对本报表示,吉林大米的市场均价比国家托市收购价格还要高。依靠品质走向市场,既减轻了国家收储的负担,还能卖个好价钱,促进农民增收。

从重视产量到重视品质

    从全国范围来看,“北粮南运”的流通格局也是“北粳南运”。东北粳稻特别是黑龙江粳稻产大于需,属于调出区,呈现由北到南、由东北到全国的流通特点。

    目前,粳米的消费群体有扩大趋势,不仅东北、华北、京津沪、江浙大部分地区以粳米为主食,就连中南、华南等地的大城市也出现了这种趋向,尤其是东北大米,尽管价格偏高,但以其口感好、饭味香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

    全球商品采购中心主任许京认为,要振兴国产大米,首先就要煮出好吃的“银饭”,这是日本“煮饭仙人”村嶋(d o)孟对纯正美味的米饭的称谓。

    许京说,过去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是为了好吃,为了健康。所以应该以“饭”为导向来进行破题,而非围绕“米”。必须让消费者觉得米饭是真的好吃,哪怕是白饭,也愿意吃下去。这样才会去重视,然后给予价格信号,刺激农民去种植。他说,一切都要让市场来决定。只有让种出好米的农民先富起来,才会让更多的农民,愿意牺牲产量去提高品质。

    历史上,考虑到国家粮食安全,大米作为国民主食,是以产量为导向,总是担心不够吃,其次才关心品质。反观日本,也曾经历过这一时期。从二战以前到战争中、战争后的粮食困难时代,主要以高产为最重要目标,直到1970年前后,进入稻米过剩时代,于是市场才开始评价好与不好为开端,日本农民开始把品质作为最重要目标。正是因为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让日本不断改良大米品质、提高栽培技术,从而成就了不一般的日本大米。

    目前,国内也正在重复日本当年走过的道路,从重视产量向重视品质转变。

    许京称,这是产业链的重塑,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农民品种选择上的建议,当然还要推行大面积土地流转,在田间管理上以方便管理控制质量。如果能够组织全产业链上的合作社,让农民全程入股深度参与终端利益的分配,就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加重视产品质量。

    其次,在评级标准和品牌建设方面,中国也需要进步。

    大食品网创始人韦三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表示,在评级标准方面,仍然属于温饱时期的标准,早已不能满足从“吃饱”过渡到“吃好”市场要求。对于标准,需要更细、更专业化。对比日本谷物鉴定协会创立的一套将“好吃”付诸量化的大米评级系统,从物化实验和感官体验双重入手,包括蛋白质、链淀粉、新鲜度、硬度、弹性等一系列指标,而反观中国现行的大米标准,则显得过于粗糙,指标范畴也仅仅局限在蛋白质、硬度等基础指标。

    另外,即便是杂质这种评价大米的基础指标,中国现在的大米标准,参照日本也仍然存在很大的可细化的空间。比如:日本特A级大米要求零杂质,中国一级大米的杂质上限是0.25%。日本一等大米中碎米含量上限5%,中国一级粳米碎米含量上限是7.5%。日本大米中杂色粒上限是0.2%,中国则是1%。

    不过,业内也建议,制定标准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落实到执行层面。比如,现在渠道商掌握着主动权,就会拼配不同产地的、陈化米和当季米、深抛的和碎粒的,从而拉低整体行业的标准。这是需要政府部门及行业引起关注的情况。

    还有,在品牌建设方面,韦三水建议,做小做精。不应该用两个地域品牌进行对比,因为地域是个过于宏大的概念,而且很难统一标准和监管。应该以具体的个体品牌进行对比,让品牌具有人格化,更要能够实现溢价。“慢工出细活,这是一个大工程。”

    许京认为,以品牌引领产品,很重要的是找到它的特定消费群体,通过连续的宣传和评级,慢慢的粉丝就会出现,最后形成口感依赖。之所以要评级以及进入市场后的监管,在于农产品的品质会受到雨水、光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现在消费正在从共性化逐步走向多样化、个性化。农业的供给侧改革不能不注意到这一点变化。 (《第一财经》)(原标题:东北振兴要不要先从农业开始:让种出好大米的农民先富)



分享到:
金谷粮食网 > 行业信息

相关资讯